标签:
证券/理财经济学投资心态投资讨论逍遥狂客股票 |
分类: 投资 |
在《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忠告》书中,作者写到:
几年前,我带我的女儿凯莱和她的朋友阿历克斯一起去吃晚饭,他们那时应该已经六岁了。
在要饭后甜点时,我让她们选择:要么现在吃冰激凌,要么饭后吃泡泡糖。
阿历克斯选择了冰激凌;凯莱选择了泡泡糖。
阿历克斯吃完冰激凌后,我们出去买凯莱的泡泡糖。
凯莱有了泡泡糖后,阿历克斯却什么也没有了,然后阿历克斯就开始嚎啕大哭。
对于任何旁观者来说,很清楚,阿历克斯没有任何道理。
她已经有了和凯莱一样的选择权,而且已经提前享受了她的权利。
保罗和彼得在年轻时都拥有同样的机遇。
保罗选择了过一种安逸的生活,每周工作40小时,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彼得选择了投入他的全部青春年华去建立一个新企业,整天忙得连轴转,收入也没有保证。
到了中年,彼得变得非常富有,而保罗则不然。
于是保罗开始诅咒、攻击这个制造了不平等的制度。
如此的心态,在我们的证券市场中也每天都会发生着。
对于这个市场,每一个投资者拥有完全公平的选择权。
一部分投资者认为自己更聪明,每日在潮头股海搏击,为此付出大量的精神损耗,可年终盘点时候,却发现并不如稳坐钓鱼台的被动投资者。于是他们也开始在诅咒和攻击的同时,抱怨市场的不公平。
还有另一种心态的变化,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一些投资者,当拥有的股票上涨100%或者下跌50%时,会感觉上涨时候的幸福感远远不如下跌时候的痛苦感受。
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也极为常见,二选一或者多选一的情况比比皆是,不管是事业还是感情归属。
人们不得不在为哪一个更好而操心,但选定之后拥有幸福感的人依然是极少数。
与其捧着手里的蛋糕琢磨别人的蛋糕是不是比我的大,还不如低着头仔细品尝已经拿在手里的蛋糕来得幸福。
心态的变化,构成了整个社会、市场的一种竞争形态,从实际表现看,也永远是大量的抱怨心态占绝大多数,这上面提到的实例,或许就是原因之一。
患得亦患失,得失一念间,喜忧一念间,这就是心态变化的真实写照。
By 逍遥狂客 2008年0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