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10-29,投资杂谈(中国将夺得全球股权定价权)

(2007-10-29 17:33:47)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市场评论

投资行为

投资心态

股市评论

估值

长期投资

投资讨论

分类: 投资
不管是哪一种估值模式,其都以若干年后的等额回报作为预期,并对此进行相应估值。
 
我这里以相对常用而简明的市盈率PE作阐述,不管说的是否让很多专家学者爱听,只代表一家言。
 
国外成熟股市的市盈率一般定位在10~20倍左右,我们取其中值为15倍,也就是说在不考虑企业成长因素的条件下,同时忽略购买力的增减,15年回收全部投资成本。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投入这些股市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对投资回收的渴望相对储蓄资本会高很多。
 
而我国的股市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储蓄,也就是说,可以承受的回报期有一定的宽容度。
 
产业资本具有高风险,资金链断流之后,或将不得不被迫平仓所持股权,而无视彼时的股价。
 
储蓄资本几乎不存在资金链断流的风险,而且中国中小投资者最擅长的就是死扛。
 
产业资本与储蓄资本的不同性质,决定了目标估值回报期的不同。
 
某股权即使是高位60倍PE买人,如果复合增长30%,那么5年后的PE已经降低至16倍。
 
在总体GDP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行业中相对更优秀的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复合增长理当更高。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直到今年4月份开始,全国银行储蓄总额才有小幅回落。
 
我们中国的储蓄总额依然非常庞大,庞大到似乎是可以藐视曾经的一切的产业资本绘制的估值体系。
 
沪深A股估值重心上去了,储蓄资本继续涌向香港,境外产业资本看不懂可以不玩,把全部在港股权全部交给储蓄资本,在财富效应的席卷下,储蓄资本或许将通过更多的渠道流向境外成熟股市,并同时给很多以储蓄为导向的经济体以示范作用。
 
最终,储蓄资本夺得股权定价权。
 
以上思绪片段为在京思考所得片段,只是一种想法,并不具有具体操作意义,欢迎各位投资朋友挥砖拍板。
 
By 逍遥狂客 2007-10-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