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04-02,投资杂谈(投资、投机、波段)

(2007-04-02 17:02:57)
分类: 投资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把盘面观察这4个常用的文题改成了投资杂谈。
 
因为,我认识到,过多关注每日的盘面情况,反而让我忽略了对企业、对行业、对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把握。
 
我力求未来会逐渐修正我在过去的那些日子曾经再次被培养出来的坏习惯。
 
我喜欢投资,但是,我并不拒绝投机。
 
投资是我的根本,投机只能是休闲式的玩耍。
 
对于投机,我一直有着一个合理的度,所有的投机头寸绝对不会超出这个度。
 
投机是交易性很强的行为,需要严格的操作纪律。
 
从过去的那些日子看,我的纪律性还算不错,只是偶尔也会违纪,虽然经常会出现运气不错的情况。
 
未来的投资生涯,纪律性还必须进一步加强。
 
对于那些中线的波段操作,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坚决不鼓励参与的。
 
这是一个陷阱,当然,并不排除短期内可能是顺风顺水,但是只要有一次的失败,心态、筹码就早已败了。
 
我只做投资和投机。
 
投资就是投资,买人公司的股权,不断买人,坚决持有,只要公司非常优秀,行业前景非常美丽,产品空间非常广阔,管理团队非常有秩序,制度维护非常完善。
 
对于优秀的公司,我的感受就是高度的制度性管理,较高的毛利增长和存续,优秀的拓荒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公司,我没有理由为了短期的价格波动,有任何卖出动作。
 
比如说万科,从我昨天发的愚人节信息来看,很多朋友都认为这个信息有可能,并到处找了很多资料来证实。
 
为什么,因为这些朋友心里早已有一杆秤,潜意识中本就感觉万科能值这个价格。
 
而他们迟迟不愿意参与,只是因为希望获得更低更理想的介入时机。
 
或者就是外界的干扰、诱惑实在是太强大。
 
每天动辄涨停的暴利,让太多抱定长期投资主意的朋友,也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波段操作、换股操作的所谓利润最大化的群体之中。
 
看来,能够忍耐寂寞真的是长期投资者必须的功课,而且,一定要学好。
 
波段操作其实也并不是不能做,但是人性在这里构成了一个无法忽略的陷阱。
 
即便你在万科的最高价19元抛售了全部筹码,当股价跌到14元的时候,你会感觉沾沾自喜,自己是多么的英明,多么的伟大。
 
可是,这个时候,你往往并不愿意回补。
 
因为股价下跌的时候,各种传闻或者悲观信息都会涌到你的面前。
 
你的人性决定了你一定冀望更低的价格,12元,甚至是10元、8元才去回补你曾经的股权。
 
这个时候,股价开始上扬,而你通常会心有不甘,反复告诫自己说,这不过是下跌过程中的一个反弹,今后还会继续跌下去。
 
股价进一步上扬,当涨到17元并再次回落到16元,你又会欣喜自己的英明。
 
高点比原来低啊,只是反弹,一定会见到12元或者10元的。
 
转眼间,股价再次踏上17元,或许没过多久,股价到了20元的上方。
 
这个时候,你的心态被彻底打乱,你不甘心以相对的高价重新获取比原先更少的股权。
 
于是,你最终失去了优质公司的优质股权。
 
以上只是假设,但是,这就是市场中的普遍性的人性。
 
万科的07、08年的再次大幅度增长其实就在眼前。
 
行业的进一步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也在眼前。
 
可太多的投资人执迷于短期的价格波动。
 
再回到那个愚人节话题,即便是华润愿意以20.5元的价格增持万科,并不是说万科的股价在今后就不会回落到这个价格线下方。
 
在过去的股市中,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
 
投资,不要以价格来考量,更多以价值和增长进行判断。
 
再有一个,假设某公司非常优秀,增长前景非常客观。
 
在假定其当期合理估值已经确定为20元的情况下。
 
假设你目前的股权成本为15元,当上涨到30元,偏离其合理估值50%了,获益也达到了翻倍。
 
这个时候,很多的波段操作者最明智的判断就是现价抛售,耐心等待股价的回落。
 
然而,市场是不可琢磨的,既然允许低估,就可以容忍适当的高估。
 
假设该公司的利润增长为100%,也就是说,假设第二年的合理估值为40元。
 
公司的市场价格完全有可能在30元到40元的区间逐渐波动、上扬。
 
而这个情况下,你再次失去了优质公司的优质筹码。
 
波段操作更需要对市场的把握,但是,当你真正能把握市场的情况下,何不参与更短时间的操作呢?
 
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投入很长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已经很了解的优质公司,就轻易放手。
 
以上仅仅从人性和理论上谈波段,或许有人真的很高明。这当然不在我本文所论述的范畴。
 
顺便再提提夏新。
 
很多朋友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分析公司的前景。
 
这里先抛砖引玉。
 
联想能在05、06年迅速成为国产手机的龙头老大,就我个人的看法是与渠道商的密切合作。
 
在很长时间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渠道商门店大门口最多的品牌推介就是联想,散发的DM彩页上面最多的品牌也是联想。
 
这或许就是联想手机成功的一个侧面。
 
虽然,从产品角度,我并未发现联想任何型号的手机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联想确实成功了。
 
夏新,我最近非常留意各渠道商的DM,最近一个现象非常可喜。
 
就拿今日的某DM来说,整页有16款手机,抛去4大不谈,只说国产品牌,合计为9款,夏新4款、联想2款、波导2款、奥克斯1款。
 
这个能提供给我们什么信息呢?也就是说,从渠道层面的推介情况来看,对于这个渠道商而言,夏新是领先于联想和其他的国产品牌的。
 
我们再从价格来看,联想的价格均价为700¥,波导均价为460¥,而夏新的均价为1180¥。
 
这是产品消费人群定位的话题,具体如何,大家自己考虑吧。
 
相对来说,价格越高,毛利率越高。
 
好了,今天累赘了那么多文字,到此结束。
 
By 逍遥狂客 2007-04-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