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其实你可以更好!【谢绝转载】
行文匆忙,逻辑上可能有些混乱,各位看官将就看看!~
我是联通的老用户了,对于联通,我真的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需要做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他却似乎从来不知道努力。
联通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全业务通信运营商,也是全球少有的同时运营两张完全不同网络的公司。更由于联通的先天不足,所以,起初政策上给予了10%的价格空间。
但是,在通话费价格战到现在,这个10%已经是无关痛痒,不能影响用户决策了。
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号码的忠程度而言,移动比联通做得更好。而最高端的用户最重视的就是号码的如一性。
在这个方面,联通的各地校园卡如火如荼,但是,很遗憾,很多学生都是抱着用完就扔的态度,对联通提供的服务能有多少的满意?还是仅仅只是因为套餐便宜、折扣优惠?我想,做校园市场的朋友们都会很清楚。在校4年,能真正一个联通号码用到毕业的几乎没有。而如果其入校到毕业一直使用移动号码的却有为数不少的同学。为什么?联通人不妨想想。
未来的高端用户将绝大部分来自于校园,运营商的品牌忠程度对其日后的使用选择,将至关重要!
我想,排除了基础建设方面的原因外,可能就是营销策略上面的因素了。
联通,价格优惠的大头都是给了新用户。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街头的那些假证号码都是联通的。而学生们也完全可以买一张用完就扔,扔了再买新的。对于在网很长时间的老用户,只有1年中为数可怜的几次冲值优惠。就拿近期的情况来说,充100送100的UP新势力新卡的销售价格在68元左右,将近34%的折扣;而对于老用户的冲值,仅仅是充180送几代洗衣粉,还要扣除积分。如果我是一个口袋里钱不多的学生,你说我会怎么选择?
联通用户的平均在网时间较竞争对手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能各地公司过分注重号码的销售量,导致出现了很多的不合理规则。想转品牌?不行,必须重新购买新卡入网。反观对手,除了少数的内部集团套餐(未公开宣传),都可以相互转网。
面对竞争后的优势价格,联通的老用户只有一个选择,购买新卡重新入网。
我前阶段写过文字说过,联通的品牌建设不统一,弱势将会进一步加剧,解决办法只有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品牌宣传,资费可以不统一,但是品牌必须统一。而不是现在的乱七八糟。
可以规划为普通用户、年轻时尚用户、高端商务用户,做相应的资费设定。而对于高端用户,尤其要提高其号码忠程度,不断主动提供优惠。而高端用户一部分将自年轻时尚用户发展而来,品牌的互转非常重要。
而有些政策上面的擦边球也要充分利用,比如过去的广东电信游子归家,现在的各地机卡分离小灵通的异地双卡,联通为什么想不到?完全可以主动提供类似的服务降低用户的资费。
科龙的空调在国内绝对是第一技术,可是,为什么它做不过技术不如它的海尔和格力?因为它的对手把精力很好地用在了服务和营销上面。选择哑铃型企业还是纺锤型企业是一个现代企业必须面临地选择。
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都听过,用我们有优势的去与别人竞争。联通现在已经不能再以价格优势作为宣传了。
我前面也说过,联通的寻呼服务其实是很好的资源,可是却被浪费了,与其浪费不如免费提供给用户体验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创造价值。
日韩的语音秘书服务相当发达,而联通在这个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可是,联通只是把它当作包袱,为什么不能好好利用和宣传?
现在的联通秘书服务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费用也相对较贵,与其如此,何不提供全部在网用户免费体验1年,1年后再收费?(对此,我有一些想法,这里不再赘述!)
联通的营销,也是我很不认同的,移动服务站已经进驻所有的手机销售店,而联通营业厅都让人四处难寻,办理和更改业务难呀!
网站和热线提供的自主服务太少,而且,稳定性很成问题。
唉,不说了,要出去了,以后再谈吧!
By 逍遥狂客 @ 2005-12-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