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妙红
妙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19
  • 关注人气:16,9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的歧视

(2010-10-27 18:31:03)
标签:

耶稣

北京

数字

情有独钟

机动车号牌

汽车

分类: 开车走路『车事』

数字的歧视

 

数字的歧视

北京交警出台了一项惠民政策,因“4”不吉利,为顺应民意,将“十选一”号牌库中尾号带4的号牌剔除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值得欢呼雀跃的措施,但我知道,这可能会带来困扰,在数字序列里陡然出现了一个断层,长此以往,会不会忘记“3”是怎样走到“5”面前的?

 

对数字的禁忌和偏好当然不独是我国的民俗,老外一般都忌讳“13”这个数字,有一种说法,耶稣受害前和12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叛徒犹大是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为了30个银币,把耶稣出卖了,而吃这顿饭那天恰好正是13日。于是,老外的房子,许多就没有了13层或13号。

 

这个风俗也传到了我国,许多年前我就曾在一幢没有13层的楼房里捉过一次迷藏,13层被弄成了12A,考了我一次脑筋急转弯。后来,我国人民发扬光大,一幢楼房里不仅没了13层和13号,带“4”字的也没有了,坐着电梯上楼的时候,感觉像坐过山车,从12层直接就跳到了15层。

 

但这个风俗并没有被普及,有时候只是个人好恶,有的老板酷爱“8”号,在所有的门牌号数前就加上一个“8”,并没有任何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阔的社会意义,纯属爱谁谁。比如我老婆就对“4”情有独钟,她是学音乐的,不仅这个字被读成了“fa”,而且缺了这个半音,她也断然演奏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了。

 

记得我的第一辆车的车牌是“1845”,我也跟着风俗了一把,自我解读为“要发死我”在一些有数字癖的朋友们面前炫耀,曾经搞得有的老板朋友想要拿他的“发发发”来换我的“要发死”。不过,这个车牌又被兄弟们解读为“要罚死我”,一开到路上,就会收到交警的罚单,老板朋友立刻望而却步了。

 

数字本来是没有含义的,组合在一起,便读出些味道来。但这些味道都属于民间解读,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从来都不会歧视类似“4”或者“四”这样与“死”谐音的字,否则连四川省是不是也要改成三加一省?那么像我这个活了40多年的四川人,那还不是生不如死。其实,我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许多地方根本就不将“4”念得跟“死”一般,也不会都像广东人一样,把“8”读成“发”,假如全中国交警都向北京交警学习,全国的机动车号牌库可能就剩不下几个用得上的数字了。

 

交警要做的事很多,每天我们堵在路上的时候,都盼望着交警如神兵天降,替我们开出一些康庄大道来。而像从号牌库中剔除带“4”的号码,这项工程顺应的不是民意,一来浪费了有限的号牌资源,二来还有数字歧视的嫌疑,第三我们还会觉得,交警可能太清闲了,所以才没事找事地做这些无聊的数字游戏。

 

假如再上纲上线的话,这是向陈规陋俗低头,实在要不得。交警部门的行为属于政府行为,就算将“13”讳莫如深的老外,也没见得立法般的剔除掉13,而且黄飞鸿那个妖艳的十三姨,据说老外们喜欢得要命。

 

(TITAN车运动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