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南游历记

(2009-08-10 17:38:45)
标签:

铁镐

成都铁路局

下道

黄马褂

隧道

道渣

杂谈

分类: 风花什么,还有雪月『心事』

黔南游历记

 

8月2日登上成都开往深圳的K588次夜行车,我的目的地是贵州铜仁。之前,在贵州修补铁路的罗兄一直要我去体验一下,他是成都铁路局工务机械段的头儿,我以为他是要我去体验贵州的青山碧水,便寻了这样一个机会,上路了。

 

次日早晨便到了铜仁,罗兄派车来接我,浑浑噩噩地走了一百多公里,到了黔湘交界的黔东南州,一个叫做岑巩的小县城。一直到了下午5点过,我才见到罗兄,全然不是我在成都时见到他的摸样。穿了一件像黄马褂般的反光工作服,着一条迷彩裤,脚蹬一双军用皮鞋,手里还捏着对讲机和手电筒,我不禁莞尔。

 

但这一笑,在经过那一个夜晚之后,便再也没有了。从岑巩县城出发,沿着一条我不知道的小河,朝着一个我不知道方向的地方前进。黔东南的喀斯特地形倒也秀丽,尽管路途颠簸,也不免兴致盎然地掏出相机,胡乱拍着。

 

黔南游历记

 

一直到晚上7点,我们才抵达目的地。但越野车不能开到铁道边上,罗兄带着我,翻过一片山岗,来到那一串叫做“河口隧道”和“河口明洞”的铁路边上,已经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隧道穿行时,不时寻找着角度,想拍一些有意境的照片。黑暗的隧洞里,两条发亮的铁轨通向远方,我急迫搜寻诗的感觉,就像刚到铜仁时,当地的手机短信欢迎词“梵山净土桃源”一般。罗兄可能见惯不惊了,他甩下我,急匆匆地朝前走着。

 

黔南游历记

 

两个隧道之间那一条铁路上的景象让我吃惊,上百名工人用最原始的工具,奋力挖掘着铁轨下的道渣。铁路道渣每隔十年都要全部翻起来,再填入新的道渣。因为十年中,大量来往车辆的碾压,铁路已经失去了弹性,轻则影响乘车的舒适性,重则导致行车事故发生。

 

工务机械段拥有不少造价数千万上亿的大型机械,但在成都铁路局管辖的川渝黔境内,大多是丛山峻岭,大型机械在隧道、桥梁或其连接处,都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凭借人力。至少要两名以上的民工,才能用铁镐或铁锹将陈渣翻起,一直要将枕木悬空起来,才能填入新的道渣。这还不是最费劲的,因为铁路运输的特殊性,道路封锁的时限不允许任意延长,施工的紧迫性非公路养护或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可比。

 

黔南游历记

 

完成一条枕木下道渣的清挖,大约是20多块钱的工钱。我问一名看上去很熟练的民工,他和他的同伴,一晚上可以完成10根以上,一天的收入有一百五、六十元。他很满足,机车开过来的时候,他还不愿意立刻下道,多挖一镐,意味着这晚他可以多收获几毛钱。这种情况下,机械工务段的员工就异常紧张,他们大声地吆喝着,甚至是漫骂,要民工们赶紧下道,毕竟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在施工铁道两端负责警示来往机车的是几名年轻的女员工,与民工不同,她们的工作要轻松得多。我实在无法想象,她们与我每天晚上在成都河边酒吧见到的那些美女,有何不同?

 

一直到深夜10点过,罗兄还需要去检查其他的施工点,向河口隧道的施工员交代一番后,我们又摸黑翻过一座山岗,越野车在路边等着我们。

 

这个晚上,我们从岑巩出发,共走过了羊屏、玉屏两个县,在玉屏一个施工处,一直呆到凌晨4点……

 

从8月4日到7日,我走过了铜仁、岑巩、羊屏、玉屏、镇远和贵阳6个县市,这是我先前所没有料到的。从岑巩一直到贵阳的沪昆铁路上,遍布着那些穿黄马褂的人们,挥动着铁镐,一镐一镐地做着重复而简单的动作。7日离开贵阳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任何体力再乘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回到成都。飞回成都的路上,感觉体力透支的我突然想起,这几日我其实什么都没做,只是走马观花了一番。

 

这不是一篇游记。

 

黔南游历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