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红读奥•殇,或骚
(2008-08-20 11:40:31)
标签:
奥运《足球报》跟腱《离骚》刘翔中国体育 |
分类: 比如体娱『球事』 |
妙红读奥·殇,或骚
从 2008年8月18日中午开始,奥运会只关注一个名字,那就是刘翔。我那几乎从不关心体育的老姐,18日中午也心急火燎地给我打来电话,仿佛我这位体育记者,就可以知道刘翔是如何被一根跟腱压垮的,而这位杰出的眼科医生,此时很想成为一名外科大夫。
19日一定是关于刘翔退赛的媒体轰炸,美联社说,即便中国的金牌总数已经超过了雅典,“但刘的出场总是特殊的,太多的中国人将刘符号化为这个国家获得国际承认、在世界性竞争中能够获胜的代表。”刘翔的出场是特殊,注定了他的退场,在“他转身而去消失在体育场时他带走了观众的希望,留在赛场里是流不完的眼泪”,德国电视二台说,“8月18日中午,北京奥运会的主赛场鸟巢里放飞着苦涩的眼泪。”
这注定是从8月18日开始的悲的音符吗?《足球报》的头版大标题是《翔殇》,我特地翻阅了典籍,“殇”这个在今年用得较多的字,用在刘翔的那根跟腱,是不是那么贴切。“殇”多“横死”之解,意为非正常的死亡,吉凶寓意中的大凶。也有极度悲伤之意,因死亡和灾难的悲伤。
其实我更赞成这张报纸第二版,姬宇阳所写的《不完美的退赛,更完整的奥运》。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刘翔18日中午的转身离去是一个“永诀”,中午到楼下小餐馆叫了一份豆汤饭,边上是三位光胴胴的小伙子,他们也在说刘翔,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他才25岁嘛,莫得事!”
所以我不大情愿沉浸到“泪飞化作倾盆雨”的意境中去,《足球报》二版的文章都与头版大标题有一些不协调,我同意《刘翔伤退是一个专业问题》的看法。类似的专业问题,在中国体坛刘翔不是独一份,我所更熟悉的郑洁一年前被脚踝里的碎骨折磨着,也不得不挣扎在挣取积分的征途上。刘翔选择了转身而去,比当时像一辆爆胎的汽车,还不得不飞奔在高速公路上面的郑洁,要专业而明智得多。
转身而去经常的下一次辉煌的开始,我惊讶地发现,一向严肃得有些木讷的《体坛周报》,19日这家报纸关于刘翔的专题叫做《离骚》,竟然将刘翔退赛与一首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词联系在一起,《体坛周报》也一定认为刘翔的背影注定是浪漫的。
我至今对三闾大夫的《离骚》还是一知半解,但司马迁所解的“屈原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不忘欲反(返)”四个字打动了我,这才应该是刘翔,殇,或是骚,我们都情愿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