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八卦 |
分类: 人在江湖『没事找事』 |
剃度李伯清还不如剃度妙红
睡了一个懒觉起来,在楼下的三江味道面馆照老规矩要了一碗泡椒猪肝面,心情好,再赏自己一个煎蛋。因为是熟客,向老板要了一张今天的《成都商报》,翻到娱乐版的时候,正好夹了一筷子面条朝嘴巴里送,却一口喷了出来——我×!李伯清要出家,本月29日在彭州的三昧禅院当什么“广”字辈的和尚!
艺人出家似乎不是什么新闻,比“假打”李伯清名气大的多得很,比如李娜,比如陈晓旭。李娜看到天门山寺那幅“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的对联,一下子就顿悟了。至于陈晓旭,癌症的折磨于看破红尘差不多就是一个意思。当然,她是才将自己当成林妹妹,不能自拔,和那年非典袭来之前,张国荣将自己当成程蝶衣,而从香港文华大厦飞身纵下一样。
当年刚回到成都的时候,不知道成都的行情正在流行李伯清,在公共汽车上打了一盘“大哥大”,而被其他乘客鄙视为“假打”以后,我开始留意这位成都的市井艺人。李伯清的东西都是市井的东西,虽然后来CCTV给他拍了很艺术的个人访谈,虽然后来李老师据称在书法上“很有成就”,虽然还有很多,我还是觉得李伯清就是属于市井的。
后来,市井的李伯清觉得自己是名人了,闹着要当国家干部。成都这边没有指标,解决不了,李老师就跑到重庆去了,还在成渝高速公路桑家坡分界处,洒了三杯老白干,吼了一嗓子,“我再也不回来了”,绝尘而去。
可是李伯清又回来了,又是散打非典,又是散打世界杯,一会是四川明星队的主力前锋,一会又修起李伯清书院。今年春节前的故事是,李老师看不惯易中天歪品三国,决定散打三国。
这么多大事李老师不做,出什么家呢?广字辈的和尚,按照李老师的风格,叫做“广耳屎大师”的话,我相信李伯清的评书将从此登上一个高峰,还虚你赵本山、单田芳之流么?
搜了一张李老师的照片帖在这里,原来他手上早就戴了一串佛珠。我想起来了,当年考研复习,在镇江焦山寺住了大半个月,觉印住持就说我有慧根的,所以,我以为,剃度李伯清不如剃度我——还有,我本来就是皈依了的,我的法名叫妙红。
后一篇:从7比0到7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