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然后关爱
中国队与巴勒斯坦队的比赛,国人给了最为冷淡的待遇,冷得像寒冬的深夜,坐在成都的街边,吃下去的那一口冷淡杯。2比0是赢得了一次无关紧要的出线,但却总有一种骂也骂不得,爱也爱不了的感觉,果腹而已,了无滋味。
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在安曼球场里钻出了八百红衫军,连央视名嘴黄建翔都口无遮拦地宣称,与其选择转播这样一场比赛,还不如早早在家睡觉,好有精神起个大早送女儿上幼儿园,这群红衫女人就是是哪根神经搭错了?
我坚持一个态度,中国足球在近段时间那些无休无止的纷乱,权磊被砍杀在大街小巷,还有那冗长乏味的选帅闹剧,以及与盘口有关的种种糗事,都必须给以最不留面子的抨击。
记得前些年在青岛任教的李章洙,曾经卷入了一个漩涡,这个韩国人因为在训练场上以头撞击不肯认真训练的球员,招致了媒体“打骂球员”的诘问。李章洙在青岛海滨还座金碧辉煌的麒麟皇冠大酒店里很不理解地对我说,“我为什么要打他们?”老李挠着头说,“就算我打了他们,那是因为我对他们还有希望!”因此我的态度就是,就算我们将中国足球痛骂得体无完肤了,那不过是我们对这个闹心的家伙,还残留着一份希望。
因此,那八百人可能不是球迷的红衫女人,说不定就是中国足球的那份希望。事实上,在那一个国际比赛日,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频道可以选择,比如英格兰门将罗宾逊那一脚搞笑之极的乌龙球,肯定会让我们乐得没有了瞌睡的。我们甚至可以质疑,国际足联何以官僚到如此地步,“将一场韩国国家队与中国大学生队之间的比赛”也列为国际A级赛事?可是,当这些变成了我们冷淡中国队比赛的理由,神经搭错的人就不应该是那群红衫女人了。她们的呐喊,可能是孤独的,但也是朴素的。
对于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责骂不可避免,尽情去骂,然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