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比如体娱『球事』 |
《南方人物周刊》最近一期在川渝都卖得很火,这期的主打专题叫做《四川人是天下的盐》,专题采访了尹明善,他们认为尹明善无论是在四川还是重庆,或者四川重庆,都是一粒著名的盐。作为足球人物,重庆人在成都的马明宇也成为“最有味道”的一员。
四川足球史上集大成者肯定是马明宇,四川足球有缘世界杯是因为有马明宇,四川足球现在将要被抛弃是因为没有马明宇,马明宇是四川足球的一抹晚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幸好,重庆还有一个尹明善,所以重庆足球现在还在硬撑着,他们的外教选拔队已经出发了。
四川人是天下的盐,天下不只有四川的盐。
『天下之盐』
↑井盐业现在已经支撑不起四川的经济,与所有过去的辉煌一样
小时候,多数四川孩子都会问妈妈,双肘为什么会有一条很清晰的纹路。妈妈说,这是当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我们都是被绑着到四川的。四川人是从湖广移民而来的,这是一个广泛的说法。四川是古僚人聚居的地方,古僚人在沱江流域发现了盐卤,又发现了可以燃烧的气体,井盐业萌芽了。从湖广填来的移民,带来了盆地之外的生意经,太平天国啸聚江南的时候,川盐首度济楚,盐巴在釜溪河装运上船,从沱江汇入长江,四川终成天下之盐。
1994年,四川球迷从重庆包了一艘大船,出夔门,入浦江,“雄起”响起在虹口体育场。这一把盐咸透了上海滩,四川球迷在虹口被数万之众的上海球迷围攻而仍雄起不倒,上海球迷开始敬服这一把不屈的盐巴。上海人在第二年捧回了联赛冠军奖杯,却有三个上海球迷舍弃了庆祝夺冠的盛典,千里迢迢赶到成都,他们说,上海人也不愿意看见中国足球失去天下的这把盐巴。
四川足球从来都不是最好,但从来都是最不可或缺,就像川菜从来都不一定是最精细的,但川菜一定是最有口碑的。盘子里红的是火辣辣的干辣椒,白的是晶莹剔透的盐巴,油锅里捞出用竹签串起的猪下水鸡内脏或者随便什么蔬菜,就已经是天下闻名的“麻辣烫”了。就如同魏群,四川足球史上最有特点的人物肯定是魏群,四川足球以前有性格是因为有魏群,四川足球现在没有性格是因为没有魏群,魏群是四川足球的一粒盐巴,他生长在天下盐都自流井。
『消失的川渝线』
↑成渝铁路的建成,是当时全中国的一件大事
重庆直辖的当天,重庆人在成渝高速公路收费站拉起横幅——欢迎四川人民来重庆。我们一直觉得这是一种幽默,重庆人自己称之为“言子儿”。但就是这条成渝线,才串起了四川的历史文化,当然还有足球。
一共有三条川渝线,老的成渝公路很早就有了,从民国时期的碎石土路到一九九〇年代初期的柏油马路,汽车要用一整天的时间才能穿越盆地。老成渝路记录成渝两地中心地位的更迭,四川军阀刘湘、杨森、刘文辉沿着成渝路打了很多年,成都和重庆就在军阀的拉锯当中更换着川中首府的角色。
一九五〇年代建成的成渝铁路是当年穿越盆地的最佳选择,坐火车夕发朝至,还省下了一夜的旅馆钱。一九九五年全线通车的成渝高速公路让重庆球迷可以在周末赶到成都去为全兴队而狂欢,看完比赛,他们用三个多小时就穿梭回到重庆,还可以整顿夜火锅,对于重庆人来说,是一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爽快。
使用了十年的成渝高速已经有些破旧了,有关部门正在酝酿修建第二天成渝高速公路,但绝对不是为了足球,重庆人也早就不到成都捧四川队的场了,他们甚至把川菜都改了一个名字叫做渝菜。后来可能觉得玩笑开大了,又叫做渝系川菜。
重庆人原来也并不捧来自武汉的前卫寰岛的场,他们创造了甲B球市热过甲A的奇观,甲B的红岩队降级了,但重庆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尹明善,硬生生把前卫寰岛改成了重庆力帆,苦苦支撑到今天。如果非要把川渝足球看成一家,重庆人认为是四川人在数典忘宗,因为大多数的四川足球人都是穿越成渝线上从重庆到成都的,而四川足球却被四川人卖给了大连人。
四川人愿意将现今的重庆人纳入自家的范畴,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成渝路的成渝两端各有一个古驿站,成都这边叫做龙泉驿,重庆那头却叫做来凤驿,龙凤高下之分不言而喻。后来四川人在龙泉驿修了一座足球场,可是这座球场可能就要见证四川足球的灭亡。
↑重庆直辖的当天,重庆人在成渝高速收费站拉出横幅:欢迎四川人民来重庆
『天下不只有四川的盐』
尹明善动过心思把重庆足球卖了,但他不愿意卖给外乡人,上海的朱骏想要尹明善的球队,尹明善却说除非你还是把足球队叫做重庆力帆队,可是朱骏宁可把球队叫做魔兽队。当年刘文辉被他的侄子刘湘赶出了成都,跑到康藏边缘的雅安自封为西康省主席,在尹明善看来,朱骏说不定就是刘湘,尹明善大志未畴,绝对不愿意偏安一隅。但是,曾经的足协杯冠军,已经连续三年垫底了,重庆力帆就算统领全川,也只能算是一隅之偏安。
成都不大有再度成为川中足球首府的希望,英国人的谢联救不救得了成都五牛,现在谁都不知道,大连人当年看中的是四川的建材市场,英国人据说想到成都修房子,谢菲尔德联队自己在英甲里都厮混了十来年,到现在不过也就是一个“准英超”球队的假帽子,能救得了成都?至于沿着成渝线从重庆过来的那拨四川足球人,他们现在的工作是回忆,回忆当年天下那一捧盐。
↑东汉时期,井盐业就非常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