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企业这点子事

(2012-08-03 11:58:12)
标签:

杂谈

    大嘴巴奥巴马同志在米国拉票时对企业界人士说,“你的生意不是光靠自己做成的,是有人在旁边使了劲。”他以路桥设施为例,力证政府机构相对企业主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并紧接着举例道,“互联网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政府研究机构发明了互联网,让各路企业从互联网上挣钱。”听起来好像有一些的道理,那具体是什么那,我一五一十的道来吧。

一种技术思路的聚合,互联网这个概念鼻祖来源于上个世纪初的米国总统科学顾问范内瓦•布什的构建一个“memex”系统。该人的论点是在这个系统框架内,“各种全新形式的、带有预制关联路径网络的百科全书将会出现,随时可投进memex,在那里得到扩展。”到了60’,五角大楼诞生了有一个阿帕网。顺序着文特•瑟夫(Vinton Cerf)制定了互联网的基石──TCP/IP协议,超链接则归功于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上述的都只是孕育过程,这些观念的聚合确实是阿帕网的创始人罗伯特•泰勒在施乐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RC)诞生了连接不同计算机网络的以太网。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了首台个人电脑──施乐阿尔托(Xerox Alto)以及图形用户界面。

一种创新的机理。政府可以主导创新吗?好像没有这个先例吧。因为政府主导的创新的机制不太对劲,一般的讲政府管理项目如此“是在政府资助和高校协议的前提下工作的。上面有执行协议的管理人员……必须得应对各种各样迟钝的和负面的反应。”而企业创新的机制,是因为企业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时候,其需求性和紧迫性等造成了创新的渴望,创造了新的产品。单向性的,分叉较少。

在1995年,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负责的网络被彻底关闭后,互联网实现了完全的私有化。当时,商业化网站刚刚开始大量涌现。博主布莱恩•卡奈尔(Brian Carnell)在1999年写道:“实际上,互联网支持了自由市场理论对大政府的根本批判。政府发明了很有用的信息传输协议──TCP/IP,但经过了三十年都没有流行起来……当民间力量主导后,不到十年,基于该协议便催生了新世纪最为重要的一场科技革命。” 哈哈,这个过程用了30年。

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施乐公司创新了网络和个人电脑,但没有改变公司。这是因为其公司创新的初衷就是要实现多台电脑共用一台打印机的缘故,以后就一致也没有脱离这个理念。而1979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与施乐公司达成一项协议,苹果公司却在基于施乐公司创立的很多理念基础上,诞生了当今的苹果公司。创新和创利是一个充满了泪水的过程,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商业过程。

总之,这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也是一个周期的活儿,企业的成功简单讲要有新的思路、创新的通道、好的结果和好的商业运作。缺一不可,无论谁说都没有什么用哦。

 http://s11/small/59167e2agc65482e5474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38度有2
后一篇:大数据的困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