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2-05-21 16:49)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盘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020-12-28 13:07)
标签:

365

艾思奇

大众哲学

哲学

 

哲学(Philosophy),这是一门不陌生的词语。早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开有这样的课程,囫囵吞枣般的对一些名词有了很是顽固的认识,如果说这个人说话很唯心,貌似就不太妙了。若果有人说你处理这项事情很唯心,我会积极地加以反驳,诸如这个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符合唯物论的认识啊等等,近乎条件反射起来。但对形而上学这个词的认识就更不太明白了,常常要分为两段去认识,有形了又去上学做什么?百思不得其中的道理,想起来有一些滑稽吧。后来也沥沥拉拉的接触过哲学的名词,特别是近些年有些空闲,沉寂下来回顾一些事情,对一些事情也开始想了,这或许是一种人生状态吧。

前些日子,微信上推了一卷《哲学100问》的广告,买了来尝试着读一读,这是一本介绍哲学发展过程的书籍,系统的梳理了自希腊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哲人们的观点和思想,诸如两希哲学、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美哲学思想等几大板块。阅读这些板块以后,你可以把所有的哲学思想汇集和串联在起来,并以历史的维度来看待哲学的发展,在整体上去关照哲学思想的脉络,哲学思想的相互迭代过程,能够提高自己的洞见力、思想力。同时也能帮助你思考或者搜寻自己的寻找点,或许是科

标签:

365

夏河人

丹尼索瓦人

丽江人

青藏高原

分类: 大声大气

丽江人距离夏河人有多远

近来,Science上有一篇名为“青藏高原上史前人类活动”的文章,读过后,感觉很有意思。从文章内容看,以为它有两大突破点:

1、第一次证实了古人类至少在16万年以前就在青藏高原生活。

2、第一次提取了古人类DNA,证实了青藏高原的古人类夏河人谱系---丹尼索瓦人。

从实证主义角度这是一次严肃的事情,此项成果获得了2019年度世界级和中国级的相关领域的奖项。

但这也是一次很随喜的考古工作,化石的发现点在白石崖洞,这是藏传密教的圣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僧徒在此处偶得一块圣物(即下颌骨的一部分),并呈给了六世贡唐活佛,活佛又及时的交给了专家,自此拉开了考古新发现的序幕,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准备、发掘、实证和最终的发布,终于讲出了一个可追溯的结果,那就是在史前时代,青藏高原上就生活着一种古人类--智人。

 

(2020-11-17 09:35)
标签:

梁漱溟

李善阑

徐光启

柏拉图

曾国藩

分类: 大声大气

庚子年,历书曰有事,不日天降武疫,万民齐哀。年中,乒乓球运动时先是被踩右脚趾后又崴脚,无奈。只有蜗居斗室啦。

日前,遇见哲人李教授,换盏中将心中多年以来的困惑倒了出来,先生迷途点精指出“凡事会节节高,无止境啊。”恍惚间感觉这是一种哲学要义,一种道吧,回味起来甚是了得。恰逢李教授在微信中推出了书杰的《哲学100问》等书籍,连忙点赞购书后入微信群,认真的学习起来。


(欧几里德(Euclid))
明末是一次文化繁荣的时期,流传至今的有号称古典四大名著: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此时,会士利玛窦带来了钟表、天文历算、《几何原本》、圣经等洋货物品来到了中国,开始了西学的传播。

(2020-09-28 19:20)
标签:

徐光启

利玛窦

国学

云南行省

分类: 大声大气

      自15世纪以来,印刷术在欧洲发生了一次革新,由木质雕版改用金属活动字模印刷,活动字模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重新排列字模,就可以完成变化无限的印刷工作。故此,书籍的供应量大大的增加了,同样学者们的阅读需求也增加了,信息和知识爆炸式的发展,推进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一次大的社会变革。在此期间,自英国人到达加尔各答开始到英军1947年撤离印度;欧洲军队1949年撤离中国为止。欧洲国家凭借着船尖炮利,火炮与航海,在这450年间对亚洲国家进行了文化的冲击。由于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博爱、包容、兼容和发展的特质,以及所具有的融合、发展、再融合、再发展的文化特征。通过消极、排斥、积极的应对态度,在这样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肌体里,我们不断的接受与选择中开拓自己的文化脉络,不断的响应各类文化的声音,进化生成新的文化传统,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今天,也就是我们中学的体。西学的工业化、信息化就是所谓的用了。按照时下的说法,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一次新的交流和文化融合过程,也可称为新国学啦。

(2020-08-29 16:31)
标签:

儒学

国学

南藩海昏侯

董仲舒

孔子

分类: 铜子儿

      记得,滇人先贤马坚先生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开罗留学,学习期间把《论语》翻译成阿拉伯文,并在开罗出版,轰动一时。把儒家经典所具有的普世价值观,与世间各类文化相互融合,提升世人的整体境界,这难道不是一件盛事吗。孔子《论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马坚先生体现了做为一位学者广博的情怀,不愧是当下学者们的楷模。当然,以前在法源寺边上有一座蒋公祠,它是纪念一位坚贞不渝,忠君报国的滇人御史的事迹,每年滇人们都会去祭祀这位先贤。



 

标签:

马坚

马志学

玉龙雪山

《友朋从文》

分类: 人五人六

庚子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疫-情的告急使得大家不得不四爪朝天的呆在家里,缺了聚会,少串了朋友,一晃就过了大半年,日子仿佛被压缩了一般,丢失了时间,丢失了概念,丢失了朋友。

前天,去了一趟宣化南大寺,那是一座链接察哈尔的古寺,颇有一些感想,忙想着向马致学老师汇报点什么,象往常一样微信过去,等了一些时辰,没有回信。奇怪了,怎么回事?回过头来读昵称燕东的微信,居然他停留在4月11日,登载的是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大提琴演奏段子。我有一点呆滞,忙用语音通话,几次下来都是对方无应答。

想起来,认识马致学老师纯属偶遇。前些日子,读了不少滇人上个世纪初来北京赶考和做事等事情,特别是读到马坚(子实)老师的故事颇为感动,先生从少年就不畏艰难,刻苦用功,成为北大东语系的开创者,一代著名的宗师,很是励志,是滇人的骄傲。后我从百度中搜了不少先生的事迹,居然也搜到马志学老师做为其子在北大东语系纪念会上讲话的图片,后来通过学校联系上了他,这也就是去年的“偶遇”的事情了。

回想起来,接到信息当即就电话马

(2020-07-12 12:54)
标签:

杂谈

七六年唐山地震,正是我刚上中学的头一年,响应闹革命的号召,全年级来到十三陵林场折腾,就住在昭陵村林场的院子里。记得当天夜里,忽然板床一通乱摇,大家不明事理,老师狂呼:地震啦,快出屋!于是同学们纷纷从板床上跳出来,跑到门外,紧接着老师们又跑来挨个扒拉本班同学起床,一通忙乎。门外,大家伙三一群,两一伙的高声议论着,有人半天不醒,有人穿着裤头出来,很是狼狈。当院中,大家相互讥笑着,兴奋不已,院里顿时就象开锅一样。过一会儿,老师要求大家回去再睡觉,这才悻悻地回屋。第二天一早,同学们依旧精神抖擞的拿锹的拿锹,拿镐的镐,跨过了门前的那条河,爬到西南方向的山上又开始挖坑。大约干了一个小时左右,老师又招呼大家火速下山,说是怕余震,于是大家如散兵游勇般拖着家伙式,一路涌回基地。这是我在十三陵地震时最后一次挖坑的经历,估计也是基地全体同学的最后一次吧。地震对每个人的来说感受是不同的,但我却有快乐并痛苦的记忆,纠结吧。

这次地震的确是少时的撕裂式记忆,就象三天吃不上饭一般刻骨,就象刀子在人记忆区中划过,纯属硬伤,痊愈后也会留下让人恐怖的痕,无法释怀

(2020-06-03 23:06)
标签:

点滴

       前些日子,天有些无常,闹得右耳有些个鼓涨,不舒服,也就到一医院就诊,大夫一看,告知突聋,究其原因,一讲由于耳道积水;又讲血管痉挛;三说免疫弱;故此原因甚多矣。解决办法是用激素点滴可治。没辙,看吧。初诊时,大夫即声明由于本院人多,建议点滴可到社区医院去完成,故此还开具了可去其它院的点滴证明单等等。头回输液,排队等了2~3小时左右,终安排在楼道内坐下,挂上吊袋开始输液。这楼道不宽,人头攒动,声音嘈杂,过往人川流不息,时不时有病床推来推去,每遇此事,赶忙挺胸,收腿,把脚紧贴椅边,这床蹭着就过去了,很是紧张,哈哈哈哈,你一边滴一边让道,想想明天不来这了,心情也就好多了。第二天,先去社区医院和医务室,但都告知点滴这活在疫期间停了,又去核医,大夫有些脸色,作罢。后来方知,二级医院已不接打点滴这活儿了,大家不喜欢代打点滴这事,估计怕传染什么的。只好重回一院。是啊,这三级医院在京也没有几家,外省更少了。眼下,资源少啊。回想一下,此时打点滴,一是人多,心烦。一是人多,病情不明,心惊。进院门测体温,再进楼道大门

(2020-01-05 17:28)
标签:

丽江

东巴经

大藏经

甘珠尔

于乃义

分类: 较真儿

      近日京城多有盛事,紫竹院旁的国家典籍馆拉开了一幕,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藏品丰富,且唐宋本书籍比比皆是,每本书籍都传承有序,为当今空前的史料作品。
     有几件展品与丽江有关。第一展厅以经史子集为序列部署,展品为国图的馆藏,坊间鲜见啊。看过几遍后,也还是有一些子懵懂。这也是难免的了,以前也没有计较过这些东西。开篇是南宋刻本《周易正义十四卷》、《尚书正义二十卷》、《周礼十二卷》和《礼记二十卷》等等。你瞅着它,它也看着你,有些囫囵吞枣一般感觉,从未有了解,更不必说认识了。展出的《周易》也称《易经》,成书于西周初年,系古人卜卦所用,后逐渐形成为以阴阳理论为核心的古老哲学著作,可称为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鼻祖,是其“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的基础吧。此本书是经、注、疏多合刻,珍贵之极,为传世孤本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