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不招人待见的东西
(2011-12-19 09:59:33)
标签:
例如:高考互联网影评李宇春情感口述实录越狱老照片 |
分类: 大声大气 |
一句老话,大概是请高手看看自家的宝贝之类的吧,那高手就一定要有一些水准,大约也要混在那个行当多年,酸甜苦辣都尝过,至少要会看一些门道吧。时下里,大家常常在TV中频道中看鉴宝栏目,综艺大观一类的,你看主持们各个怀揣绝技,指点一二,据我所知他们大都还是滚了些年头的,破费了也不少啊,你这才可以看到他们白嘴红牙的白活着,逗你发笑。非要说是不是有灯下黑的事情,鬼才知道了。
一个场景。一间会议室里,竖立着一群男男女女们,一头黑板上写着中国某某微博研讨会字样,看上去,时尚且煞是热闹。三拨人,一拨来自sina、 QQ等网路,一拨来自学院,一拨来自小灵童之部委,讨论如何评测政务微博的事宜。
一个念头。扫了一下评测指标,似曾相识,这是在测Web1.0、政务公开工作、是什么?有一点四不象的味道啊。政务,机构文件的内部流转机制,网络问政,那Web1.0做什么去啊?这好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还有个监管力这个参数,是什么?六个维度,18个一级指标很多;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云,微博只是一种沟通渠道而已,需要这些吗?
一个观点
一种评测方式。一个物理模型是有的,社会模型就留给社会学家吧。物理的模型似乎与流体有关,我以为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空间里、单位体积内数量的多少;完全可以抽象为一个流体力学的道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我们完全通过测定时间、空间和体积这些变量,把那些非结构化的信息结构化,再从网站、受众和第三方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多大点事情。一个范例。那么政务机构可以用微博吗?可以啊?天气预报,气象局的气象微博就是一个范例,在零时间里再现此时此地的气象状况。当然还是可以进行其他工作,这个工具完全可以补充或颠覆目前的办公方式。政务微博?或者说是信息吧?用报纸、电台和Web1.0还不行吗?政务信息可以用工具抓取吗?这个不是一个问题。
一种痛苦的症状。当前,信息变的海量化,混沌状态;原有使用信息的人和抽取信息的人在改变,很多人变得很恐惧,这是一种过渡过程综合症而已。技术的改良,社会形式必然会发生变化,人们在浮躁,概念的不断改变使得这个时代也狂躁了起来,掌控它,是一种念头,贪心的念头。期盼着,或许在某个时刻会出现的一种新的秩序;那也只是大家在激动后,狂躁后的安静罢了,因为新的东东又出现了,我们还是要应付那些来自线上或线下的事物。痛苦吧,我的朋友们,天佑大家。
一种解脱的办法。当我们无法表达线下生活和线上状态所呈现的落差之时,我们只有静静的观望,把目光看过去,解决世俗的困境。没有办法,技术永远是正确的,无止境的发明和改良,总有一天人类会生产出永动机。自我治疗的办法就是你要不停的写,写blog,轻博、微博,还有什么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