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葫芦吞枣 |
今年初,我们开展了面向全国的一次调查工作。在本次工作中,利用微软的SharePoint
本次调查工作覆盖全国3200多个单位,有上万个信息采集点。从准备到实施周期为半年。本次调查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工作任务重,涉及的专业多。按照要求,涉及了信息化建设的几乎所有专业,需要各个单位的办公室、人事、财务、调查队和中心等诸多部门配合填报,相对的采集点较多。二是时间紧,没有配套资金。由于工作的需要,从制度的拟定到要求报送的截止时间,相差半年。且没有配套的资金支持。三是工作人员极少。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好这些工作,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
一、应对的策略
首先,我们确定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结合已经有的SPPS搭建的业务工作平台,尝试着构建一个调查工作平台。通过创造一个新的工作方式,来完成这项覆盖全国的调查工作。
(一)我们构架平台的策略是什么?
根据ITIL的管理思想,结合目前的平台建设,我们明确了以“以流程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工作方法论。通过选择微软公司的MOF理念,搭建了一个基于Web的协同工作平台。
从技术方面,我们利用了微软公司的Windows Office System。平台的底层将Wiondows
Server2003作为支撑平台,利用Sharepoint Portal Server2003作为门户工具,集成了Windows
Office
System的其他软件如Word、Excel、Exchange等等软件。通过当前的统计信息系统建设环境,构造了IT基础架构环境。
(二)业务工作的策略
1、建立一支工作骨干团队。在人员组织方面,根据任务重、时间短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全国31个省(市、区)单位创建了工作联系人制度。并举办了一期有32人参加的工作联系人培训班,对他们进行了工作方法、调查制度和软件方面等方面的研讨和培训,形成了一支围绕我们业务工作平台工作的动态的、扁平化的和网络化的工作骨干团队。这个团队,即承担本部门和本地区的组织调查工作,又承担了本地区下级部门培训调查工作人员的任务。
2、充分设计好工作流程。在业务工作方面,按照我们调查的惯例和制度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流程分析。通过搞好调查培训工作和业务进度管理,确保了数据按时上报。通过建立层层审核制度,保证了上报数据的高质量。
3、营造开放和透明的工作环境,促进整个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利用工作平台的公开和透明的特点,将每个单位和每一项工作的状态一览无余的展现出来,即督促了大家工作,也使得考核工作变得公平合理。
二、平台栏目的设计思路
在这次统计调查工作中,栏目的设计着重体现了以服务为中心,数据管理为核心,知识管理和协同工作为两翼的设计思路。通过解决上述问题,来实现按照需求变化灵活定制工作业务流程的业务工作理想。本次设计我们强调了以下三个特性:
(一)强调以业务服务为中心思想。我们设计了《数据上报》、《问题与解答》和《再审报告》等数据服务和管理等核心流程栏目,通过平台,大家能够方便、及时的上报数据。同时,对于问题的解答,我们承诺24小时回答问题的制度。
(二)强调协同工作,为了及时地掌握和控制工作状态,适应随需而变的管理理念。我们按照需要设计了办公和业务流程工作区。确保整体工作在计划中实施,在计划中完成的科学化管理要求。
(三)强调了知识管理,由于信息采集点多,且覆盖全国,在工作时间紧、人员培训量又少的情况下,如何及时的解决基层出现的问题?这是非常棘手的难题。也是在常规情况下,无法想象的工作。我们利用工作平台,配合建立好相应的服务栏目,以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三、工作过程和效果
大家知道,调查工作就是一个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工作,完成整个调查工作的业务流程,也就是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通过平台这个工作环境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办公思想,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整个工作过程,达到了我们预期的设计思路,充分展现了技术创新所达到的新的工作思路和办公效果。从工作过程和效果上看,我们总结了以下3点:
1、充分的实现了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
按照业务设计要求,我们设计了解答问题的专用栏目,并承诺24小时反馈制度。无论何时何地,大家有问题,就可以实时的上传问题,及时地得到答案。我们发现不少县级统计局的同志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地提交上来,大家可以共享问题、共享问题的结果。受到了从地级到县级单位同志们的欢迎。同时,也缓解了工作团队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基层同志的工作,为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实施业务流程的规范化过程。按照调查工作的一般规律和项目管理的要求,我们计划了工作的时间表,通过发布通知、编写简报和明示工作进度的办法,完成了对工作流程控制和管理工作。对于进度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调查工作联系人员》、《工作任务与进度工作》和《通知》等协同栏目,为整个工作团队提供了从个性化进度管理到流程化管理的全面支持。对于数据管理工作流程,我们设立了《数据上报》和《再审报告》栏目,严把数据质量这个关,确保了工作质量。对于软件工作流程,我们设立了软件下载区,提供软件bug
的补丁程序,完善软件工作流程。对于服务流程,我们也设计了相关的栏目。总之,我们对于出现的变化,我们也利用平台的协作工具快速的创建的功能,都对应的创建了管理协作区。通过与文档库、图片库、列表、讨论版、调查和网页等模板的配合,实现了各种业务流程的动态管理。同时,大家的工作情况一目了然。在这种透明的办公环境下,杜绝了工作的暗箱操作,实现了民主化行政,透明化办公的理想。由于我们工作周到,完成了预期的工作要求。
3、实现知识管理的过程。在平台中,我们不仅仅只是在工作阶段性完成后进行文档的管理工作,我们还实时的、在过程中的完成信息的搜集和知识的积累。为此我们设计了相关的栏目,如:《问题与解答》和《文件文档》等栏目。基层同志可以及时地提出问题,也可以找到其他同志的经验体会,形成了知识共享的局面。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同志,随时将自己的工作心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然后上网。每一个工作者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共享者和受益人,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四、不足、感想与体会
在整个平台上,你可以发现缺少数据的录入部分和分析部分。实现这些工作并不是很困难的。在微软的office 2003中infopath
可以十分容易的生成各种复杂的表单,在Reporing Service
也可以实施部分分析功能。由于费用无法解决,平台的建设尚处在试验状态。
但是,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就调查工作本身来说,利用网络可以实现一般业务量的常规统计调查工作是可行的。就业务平台本身来说,利用这个面向应用者的工具,可以方便的和灵活的搭建所需要的办公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