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大声大气 |
写出来吧,使用写字板还是Word,效果不太一样,手感习惯了,改起来不太容易。Word!
豆面丸子,绿豆面的,有寸把大小的丸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一碗丸子,可以续,便宜,一元五角一碗。
白塔寺下,胡同拐角,当街的一间铺房,三、四个师傅,冒气的两张大锅,黑乌乌的照。
一串子儿人,戴帽子的、缩手的,排队啊。墙沿下,一溜四、五张四方桌子,满满的都是人。一手拿碗,一手拿烧饼,四脖子流汗,正忙乎着。喝上一碗,解渴。吃上一碗,管饱。就是**的舒服。
市井里总还是这个样子,不论上古,还是现今。就是戴眼镜的,也不能离开啊。
杂面的、枣面的、绿豆面的、还是其它面的。
前些日子,到美术馆看了一次北京、上海美院的国画展览。匆忙中,把它们粘在了blog中,一位仁兄劝我把它拿下。
反反复复的看过,又思来想去的琢磨,还是拿下为好。
中国画,已经大不同以前了。孰好孰坏,不太敢枉加评论。但是,确乎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了。
50年来,中国画不土不洋,不中不西。五十年代,号称说,学习伟大的俄国;又号称说,学习西方。结果是,一群人,从美院里出来,关在房间里,拿这工资,闭门造车起来。上边说什么,就造什么,很累很类的工作。
你说这是什么?中国的?西方的?还是什么的?
中国人爱杀熟,窝里斗。批评文人画!玩点新的,无可厚非。但是,西画就是西画,祖宗还是祖宗,杀它一片了,那就痛快啊。
中国画,就是所谓的文人画,那是一群有职业的、有工资的、在自己的书房中所做的画。表达的意境、情趣、人物都与西画不一样,所以笔法不同,材料不同,这里没有什么鸡与蛋的哲学。
但是,反映的山水,确实还是社会的浓缩。抒发的感情,也反映时代的潮流。陶冶性情,自我玩耍,练就的才是中国画。
无论是顾恺之,还是齐白石。
右手,一套笔、墨、砚;
左手,一把小茶壶;
捻着胡须,看着白塔寺下喧闹的人群,和投影下肃杀的街景。那就叫做把玩,把玩啊。
想当初,北平这个地界里,文人聚集,门类繁多,社团林立。画院,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自主经营;画种上也是百花齐放,你愿意画什么就画什么,老少咸宜。
时下里,北京就号称只是这一所画院,能出什么东西?
中国画的称谓,西画的画法,一部分可以,全都是就不好了吧?
味道啊,很重要的哦!
没有了意境,没有了味道,就没有人流,没有人排队了。万一?
好在,北京有798,北京有宋庄,北京有圆明园村,有上不了大堂的东西。
有了,还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