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的嚼头

(2008-07-08 10:28: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没羞没捎
近日,俎嚼刚看过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思来想去还有些什么东西没有明白,就是技术、艺术究竟是什么关系?人文的东西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什么角色?均衡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什么?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读书、学习还是实践、认识,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这次的展览很有意义,可以说展现了当前社会的所有技术要素,包括Online状态下的声光电、GPS、生态等等。
其中,最令人恐怖的是:“亲密交易”这个作品,这是一个交互装置,可以使身处异地的两个人同时以身体动作互相交流,通过身体移动来与对方产生“亲密交流”,共享体验,逐渐形成相互间感官的亲密关系。由数字肖像、多波段声音和触觉反馈所创造的“世界”就这样在“亲密交流”的影响下展开。
这种集合技术、艺术和人文概念的东西传达给我们的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哈哈。是啊,2000年技术已经发展到脑电波的时代,人们使用头盔装置,用脑来感受彼此之间的情绪。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可以说技术推动艺术,且艺术再现技术。当满世界是PC、Intent和DNA时,就需要艺术的帮助,提炼和表现;用人文的角度去推广和利用;技术发展到一定状态就不得不靠人文和艺术来落地了,否则就是一个虚幻的东西。
在这个艺术作品中,表现了在生态系统下,参与者被聚焦于理解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焦点上。不过,在美术馆欠缺舒适和空灵的氛围下,多少无法激发参与者的遐想和再创造。
    好了,在技术到达一定的阶段,人们就应该用艺术做导引,引领人们的行为和方式。
这次展览还有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就是多媒体的应用。
在中国,很多人知道硅谷。但是,很少有人说南市场—多媒体峡谷。为什么?近百年来,中国讲究“技术救国”论,它成功了吗?南市场,是艺术家、媒体工作者和编成人员的集合,是一条工作模式和思路,究竟是什么,起到了什么效果?现在我还没有充分的理解,确乎的不同啊?可以说,加州引领的是符合均衡社会要求的时代潮流,和谐社会的元素难道不是艺术、人文和技术,还有它们的结合体吗?
这次的展览,多媒体的效果已经被延伸,扩展。在色彩、声音等方面达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状态。
爱意充满了这个空间,感知和认知的效果使人们惬意,我们还缺乏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专色分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