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明节语文语文报中华语文网情感 |
作者:周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虽说儿时的我未曾接触过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但记忆中的情景却与诗中的意境十分契合。
小时候,每到清明,父母带着我和两个妹妹去奶奶的坟头祭扫。从老家靖港坐轮渡到铜官,上岸不远的围子里有几顷良田,田里的紫云英就像一张绿茵茵的地毯,紫色的花朵淡雅迷人,清香四溢。迎着轻拂的春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思念着先祖的旧恩,顺便捋采一些蕨菜,或拔一两个竹笋,我们甚是快活。一次未带雨具,我们跑进了山窝中一个沤有肥料的稻草棚里躲雨。烟雨濛濛,寒意渐生,真想走进一家酒家,驱散满身的寒气。
成家后,一般是我陪父母去祭扫。岁月如行云般流逝,父亲的身体日渐羸弱,可清明祭扫却从未忘却过。年复一年间,妻子也受到了感动。她悄悄对我说,老人家是在给我们做榜样啊。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不禁掀起了“断魂”的波澜。连续两年,我清明出差杭州,目睹沪上、苏州和杭州市民于纷纷扬扬的细雨中祭扫先人陵墓的壮观场景,心儿立时飞回到父母的身边。尽管父亲是那么的热爱生活,2002年老人节,曾和母亲一起在小区登台演唱《天仙配》,歌唱和谐文明新望城,歌唱晚年美好新生活。尽管父亲在乡下粮站工作时,曾自修中医药课程,已成半个良医,可无情的病魔还是缠上了他。父亲动了胃及胆囊切除手术,身在外省的我只得请小妹陪着母亲去扫墓了。
前年清明节前的周日,一阵瓢泼大雨从早上7点开始猛浇着长沙城,我带高三的学生参加高考体检。陪着身边的家长,望着厅外的雨帘,想着专程进城照顾我和儿子起居的父母,我突然觉得再忙也该去奶奶的坟头祭拜一下。体检完毕,我立即租了个车,携着母亲、妻子赶到了铜官。天公似乎明白我的诚意,将艳阳重又释放出来。我和妻子虔诚地磕着头,母亲一边焚烧着纸钱一边喃喃地对着奶奶的坟头祈祷:“今天孙子孙媳都来了,您可要保佑您儿子身体康复,重孙考个好大学呀!”
又是一个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家里无人提及祭扫,心思全倾注在了日薄西山的父亲上,2006年底,他因幽门胆管瘤做了体外引流手术。可我没忘记那座孤坟,半个字也没跟家人说,就独自长跪坟前:一是祭谢奶奶,我儿去年考上了天津大学,二是祈求奶奶再佑我父多活些时日!就在这年的12月,清明被国家列为法定假日,可向来尊重文化传统的父亲却于前月离开了人世。
今年的“时节雨”又纷纷扬扬地飘洒起来,点点滴滴的思念打在我的心头。去年九月,姨妈舅舅和表弟们专程从益阳赶来看望父亲,带来年届90岁的外婆的心愿:女婿是个好人!怎么不让我去代他受罪呀?父亲复职到益阳后,经常抽空去看望外婆,退休之前,已替外婆安排了身后之事。退休回望城后,每年都给外婆寄去了钱物。胃切除术后,身体稍微恢复了一些,他又特地带着我们一起去看望外婆。 外婆和父亲还给我儿子讲了我小时候学说话时念的歌谣:“提篮嗟,买篮嗟,一买买到后背塘嗟……”追忆当时情景,好一幅天伦之乐图!万万没有料到,外婆却先于父亲一月而终。接连走了两位至亲长辈,怎不令我疼彻心扉,涕泗滂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雨在下,烟雨莽苍。人还未上路,心魂却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