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9天时间里,有着“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经历了“三连跳”的持续梦魇。从机械学博士、校外人员到建筑系本科学生,在校本部与同济医学院相继“坠楼身亡”。即便“天之骄子”早已失去了特定的光环,但如此不珍惜生命?如此心理脆弱?如此缩小学子和民工的“差距”,着实叫人黯然不止。
难怪,亲历了其中一场跳楼事故的华中科大美国教授PW,都极为不解地在一个网帖中发出了三个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用正确的方法去抢救?为什么没有人上来帮助?为什么让他孤独地死去?”
或许所有的事后诸葛都可归结为一个问号:“到底有什么想不开的?”,一个结论:“何以如此不堪其负?”
由此,难免想起去年富士康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详见博文《“蹦极”首选富士康》【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08f7a30100iox5.html】与《和政府张狂叫板的“香饽饽”---富士康绝黑内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08f7a30100jt1z.html】,当跳楼不再是蹦极的娱乐之时,我们为之思考过,但我们最终的答案也只是饮鸩止渴的摁住了葫芦起了瓢。
在生命的意义上理解,应该没有高低贵贱和厚此薄彼,也没必要刻意先来后到和前赴后继。但脆弱从“弱势群体”向“知识层次”的攀升终归不只是简单的个人心理失衡和教育心理错位所致吧?贪官跳楼不可惜,抑郁症跳楼可以理解,为拆迁争利益跳楼不妨同情,但学子呢??
华科大,那是有过煽情“根叔”的亲情长者所垂范【详见博文《“根叔”校长如兰若沁的“被记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08f7a30100jny4.html?tj=1】的中南翘楚,但这份亲情接力在博主不幸言中的博文《这个“根叔”老大不好做!》【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08f7a30100ljk9.html】所演变为的当下“三连跳”的梦魇,如果有恨有怨,只能先怪自个的乌鸦嘴。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左看右看不顺眼,但还要回来看的地方!”“根叔”的话可如是说,毕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生命呢?谁还记得?谁还能再来过??华科大不能,中国的教育更不能。
在诸多有形无形的压力面前,当心灵的健康权利成为最后可以支付的筹码的时候,对生命灭失最好的纪念就是生者的反思和不再看到悲剧。换言之,与其空喊教育“百年树人”的空炮,莫不如切切实实地“本色做人”,与其纵容“扩招”成为通盘的软骨病,何若精益求精地画地坐穿板凳?
在浮躁、攀比、炫耀、挤压、倾轧等等渐渐一种主流的世风场景里,没有什么不可能,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于是,我们可以不向往“媲美”,但你无法遮挡猎奇的眼球;也可以不迷恋“大”OR“康”,但你还不能阻塞陆离的色调。
怎么弄?没法弄?既是过程,也一样是结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