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面子”里的色空“标志”----火花集萃【71】

(2011-03-10 10:30:00)
标签:

文化面子

色空嘴脸

攀比

浮躁

荒芜

跟风

污染

墨舟

文化

分类: 火花集萃

     堪称“博士后”资历的国人文化内涵在屡屡的为经济搭台唱戏的过程中,频频遭到的腰斩和大空现状和调门,一时堪为忧虑。

    从几乎的漠不关心的被遗忘角落到齐刷刷大干快上的不约而同,以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文化中心、非物质遗产公园为代表的“文化面子”工程作为诸多城市的“标志性”名片,一时之间,成为重头大戏。攀比之风,媲美之誉,浮躁与荒芜在赛跑,面子与政绩在比拼。

    关注文化从来都是传统,也是好事,亡羊补牢也罢,发扬光大也好,关键是不能再次的痛定思痛、一时之勇。以金碧辉煌作为摆设,也蓬荜生辉作为炫耀,以一己私面舍弃公共服务的内涵,以阶段政绩摧毁实际需求普惠民生。这些,难说不是“标志”背后的实质所在。

    金槽子喂不出好马,纯硬件换不来素质。虚化的面子不仅是实质的没文化,更是物质浪费化的“精神污染”,一次性的投入即便成为了阶段新鲜的荣光,但绝对保不齐会成为长时期推不掉的包袱。

    一国一家的文化及素养,不是奢侈性的光鲜,而是一针一线的普遍。倘使非要一味地标志不可,那岂不是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嘴脸无异乎??拨拉官场里跟风的规则算盘,忽悠着惠及民生的普渡。究其实质,还不是拿文化的招牌徇私而愚民??

    若此,当权欲、利益、浮躁所表现的“色空”跟风成为支配心灵的主导力量,表象化的文化标志性“污染”比及内里的文化缺失、走位更为可怕。

    啥时候,无论于个体的人还是整体的国,文化从来不是等闲,更不是拿来任意的践踏的筹码,而是落地砸坑、非色非空的求真务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