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本是你情我愿、彼此关怀、无私无欲的一种传统美德的心意和尊重,只是,一旦结合贪欲情结,远不是隔夜茶不美的简单。
面对着“当官不打送礼”的俗话,如果没有糖衣的重磅“钱弹”直接命中一把手“一言九鼎”之下的“一锤定音”;如果没有舍不出孩子套不着狼的“勇气可嘉”;如果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肉包子打狗不复还”的“豪情大度”,这个“礼数”还真不能希望往来。
即便在监督机制日渐健全,寻租空间日益狭小的框架内,唯一把手马首是瞻的观念和套路还是充盈“市场”的。提升需要如此,逐利需要如此,快捷需要如此,平事需要如此,事关人、财、物,相关升、利、安。
当权力的集中度和监督的有效度达不到实质上的匹配,当流俗成为一种默契的“潜规则”习惯,就还真不能说“小学文化的人儿只因成熟地模仿了领导签名而着实顶用”是个不高超的骗术笑话,也不能说为了“搞定”一把手而趋之若鹜、没事找事儿属于心甘情愿。毕竟,一票否决权很多时候都是决定了是在手掌上跳舞还是被手掌下直接苍蝇般地拍死。
有礼而相与,于是可以批发“官帽”,有利而共享,于是可以打招呼发话。其林林总总的当代版实例几乎每日皆不免。即便事后诸葛一撸到底或者发配牢笼。但损失和影响却决不会因之速决速灭。亦如,倒掉一锅臭鱼的腥汤简单,简单的煤火费和耽误工夫也可打折扣不计,但由之的传染或者埋祸根谁又能说出几何的深浅、短长呢?
啥时候把“青睐”变成了平淡若水,把鼻息仰望变成了平视直面,规章制度落实了,监督制约强化到位了,从现实复归传统,从势利恢复本心。方为国之幸,人之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