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院一位老主任写的SARS回忆

(2013-04-07 20:35:31)
大地复苏,青绿芳草,早樱绽放,千树含苞。妖桃枝头竞芬芳,岸柳随波荡窈窕。明媚的春光里,万种风情的春姑娘如期来到,吟唱着春之歌,跳跃着春之舞,让我们感觉到这世界真可爱,人生真美好。
     可还是在这个季节里,十年前的今天,中华大地却笼罩在SARS病毒的恐惧世界里。作为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我们耳闻、目睹、投入、参与,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有些人和事则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
北京是SARS重灾区之一。一夜之间,离京的航班、火车票、长途汽车车票一票难求,爆炒几番,人们像逃离瘟疫之城一样远遁这块土地,百里长街人迹稀少,地铁公交车仅拉着几个人在跑,能见到的都是捂着大口罩。抗病毒的药品奇贵,板蓝根有钱买不到。
  医院被隔离管制,工作照常,有家不能归。我们泌尿科由主楼搬至康复楼,每天两顿盒饭由指定饭馆做好送到楼下,专人取回,大家共同进餐,至今我对盒饭有着特殊的感情。由于配餐员回外地老家了,那段时间我的工作任务是配餐员,给每个住院病人订餐,到休养灶(病人食堂)给病人取回饭菜并分发到各病房床边。由此我学会了如何收饭菜票交到食堂会计那里。初时,总有错账的时候,错出不错进,少了钱自己贴一点,不多。以后熟悉了就成了熟练工种。那时,科里也收治危重病人,固安一小伙子从自家院墙坠落,伤及右肾,出血不止。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送到我们医院,及时的手术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在抗击SARS的那场战斗中,我院李XX、李XX、胡XX和白XX四位同志被确诊为感染SARS。隔离治疗后,又被送至市卫生局指定的医院集中治疗。当时主管医疗的李副院长每天给他们打电话,问候、会诊,派人送食品、矿泉水及熬好的中药,他们的病情变化、生命安危时刻紧揪着全院同志的心。那时才感到SARS离我们是如此的近。
有那么一个人值得我一生敬佩。在我院第一个被SARS夺去生命的是一位老年女性患者,也是第一个被确诊的SARS病人。当时,大家对SARS的恐惧可想而知,更甚于世界上首例AIDS患者。大家面对死者彷徨恐惧时,这个人说:“我是学解剖的,不怕死人,我来扛吧。”于是,他在白大褂外再披上一件白大褂,将这具人人害怕的尸体扛出了病房。谁都知道,这不是一般的病故者,谁都明白染上SARS是什么后果,因为那时对SARS的治疗本身就是在探索甚至有些迷茫。但是,这个人就这么做了,关键时刻没有生死置之度外的气魄胆识是绝对做不到的!他是我眼中真man的人,他的名字叫白X!
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一生难忘——高大的个子,穿着隔离服带着防护镜、大口罩,背着手摇式喷雾消毒器,每天在全院各处喷雾消毒。无论晨昏,无论晴雨,每每路过他的身旁,我都怀着敬佩的心情,眼望他隔着防护镜的双眸坚定而又有神,一个点头致意,相视无语胜似有声,战胜SARS众志成城!那高大的身影至今时常在我眼前晃动。有时见到他,仿佛时空穿越,幻觉出十年前的模样,他的名字叫翁X!
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和事,令人感动、令人难忘……
任何一次天灾人祸都是人类感情的试金石。一场SARS,有的朋友会不惧炼狱般的医院,来看望我、安慰我,让我心生感激,此情一刻值万金!也有的朋友,则生怕电磁波、电话线都可能会传播冠状病毒,近在咫尺却远离医院,销声匿迹。此种朋友,叫人情何以堪?
时光如过眼云烟,那段岁月我们一起走过。十年后的今天,我把其中的点点滴滴写出来,不仅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也是为了我们记住SARS那些人、那些事。SARS可能不会再来,可能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人祸天灾,还会有人类与灾害抗争中显现的人性的光彩!
(刀客按:文中四位患SARS的同事中有一位与我特熟,住院期间我与他每日通话,最重时他的话我记忆犹新,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牟,我们,可能,可能,见不着了。。。。当时我泪如雨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