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溢乡情的风俗画

(2024-03-03 20:55:35)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洋溢乡情的风俗画

任凤生

 

陈志泽于一九四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在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泉州。古城胜迹、侨乡风貌、海峡情语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时时萌动,时时触发,成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的独特题材。一九六二年他从泉州五中毕业之后便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一九七二年起开始从事文化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常务理事等。

他从小爱好文学,读高中时在《泉州报》上发表处女作《故乡的路》。进入大学后,即被选为中文系文艺刊物《闽江》的编委。十年浩劫时期中断写作。一九七二年起又提笔创作,粉碎“四人帮”之后,集中创作散文和散文诗,在《人民日报》、《诗刊》、《散文》、《文学报》、《解放日报》、《福建文学》等三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了三百多篇作品,已出版散文诗集《相思树》,另编有两本选集正交付出版之中。其中《乡音》、《云海》等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散文集》、《中国散文诗选》、《六十年散文诗选》等。有些作品发表后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散文诗组《闽南乡音》获得《福建文学》19831984年佳作奖。

他深深地热爱着家乡。生活在美丽而富饶的闽南金三角土地上,他对家乡的风物、家乡的变化和乡亲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敏感,并且经过概括提炼而化为动人的作品,因而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的作品凝聚着浓重的乡思、乡情,又流动着新时代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二者水乳交融,构成了他的创作特色。而篇幅短小精悍,形象鲜明,画面集中,或描述,或抒情,又给读者留下美好的艺术印象。老一辈散文家郭风这样评论:“就像翻阅一帧帧洋溢着乡情的风俗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这一帧帧的乡土风俗画,表达了颇为广阔的题材领域、情感领域乃至对人生哲理的揭示和寻求;而最为难得的,是所有这些都比较强烈地洋溢着时代气息和人民的意愿,因此这些作品决不是一般表达乡情的风俗画。”

他的作品又一个特色是深沉而凝重的历史感。描写故乡胜景,有多少内容可以入题,但如果泛泛而写,浮光掠影,留给读者的必将是模糊的画面,过目即忘。而他却十分注意通过对某一胜景的工笔点化,而后越过时空,攫取它的历史意义,把今与昔,现实与历史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熠熠生辉。这类作品,翻开《相思树》,比比皆是。而《晨光里的对话》描写古塔古船,怀古却不伤情,抒写的是一种历史的骄傲,现实的激励,情调昂扬,回旋着故乡新时代的欢乐音符。

还有像《云海》这类作品,更多的是启迪人生哲理,从此可喜他对创作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开拓。在这不到三百字的景物短章中,不仅细致地描写黎明时分大自然景色的变化,而且有声有色地表现了阳光和云海之间力量的消长,从而揭示:一切像云一样的反动势力虽然可以喧嚣一时,但在党和人民的力量面前,终于暴露出不过是一些轻飘飘的水气而已。作者所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深处所受到的触动,都同鲜明如画的景色描绘交织在一起,构成完美的艺术意境。

陈志泽的创作“热情是充沛而真实的,语言是朴素的,也许还带一点稚气,但却使你感到它是出自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柯蓝语)目前,他的创作已引起散文诗界的注目。我们祝愿他继续勤奋笔耕,让古城相思树日见葱茏,黄花灿烂,红豆夺目。

 

(原载《福建散文作家作品选介·绿的歌》鹭江出版社198510月出版 作者系福建教育出版社原编辑、主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