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向新的世纪——安溪风华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祥华印象

(2024-01-07 12:19:23)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面向新的世纪

——福建安溪风华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祥华印象

陈志泽

 

我认识毛祥华先生在多年以前,那一回我应邀到安溪西坪松岩村参加一次“茶王赛”。那一次“茶王赛”场面十分壮观,海外茶商专程赶来,担任评委的权威的茶叶专家赶来,参赛的茶农携带着自己的产品满怀信心而来,省、市记者和嘉宾云集。在一座祖祠的厅堂上,在一排“八仙桌”上,预备将要冲泡品评的各式名茶和茶盅整齐排列,水也烧开了,热气蒸腾。主持人宣布“茶王赛”就要开始“先请毛副县长讲话”。这时,我看到一位潇洒英俊的年轻人走到台前来,才知道他就是毛副县长。那么年轻,讲话那么头头是道,那么有条不紊,从欢迎嘉宾讲到大赛规则。从茶叶生产讲到“茶王赛的意义,讲到安溪茶乡培育自己的名茶,让安溪茶王走向世界的迫切感。我当时十分惊异于他的口才、他对于茶的学问的精通,便悄声向安溪的同志打听这一位毛副县长的来历,才知道他原是福建农业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很快于1985年破格升任为全省当时最年轻的讲师之一,后来省委抽调一批年轻的德才兼备的大学讲师下基层当科技副县长,他又被调任安溪县副县长。我算是初次认识了毛祥华。

毛祥华1988年起当了两任安溪副县长。但他当副县长的那几年,再能干,再带传奇色彩,毕竟还是属于党政领导干部,而党政领导干部要创造多么独特的业绩似乎很难。我记住了他这么一个人物而没有进一步了解他的念头。但是,关于他对茶叶的研究和造诣,还是时常从安溪县的朋友口中听说。譬如他曾在1988年和他的导师合作,由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过《茶叶初制机械》专著,按制茶工艺顺序,对各类茶初制机械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受到许多茶区、茶场的欢迎。他把所得的稿费买书分送给茶农,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茶农科学制茶水平。他还撰写过《乌龙茶摇青机工作转速公式的建立及验证》、(干茶水分与静电栋梗的相关性研究初探》等重要论文。譬如他对于外语的熟悉。他曾翻译过数篇英语论文,在美国考察期间不需翻译,数年来接待过上百名的只会讲英语的外国客户,他能用外语同外国人对答如流……。我的确从心里感叹,要能多一些像毛祥华这样的,既富有领导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富有业务专长,文化层次高的党政领导干部就太好了,我为我们各级领导岗位上这样的干部正在逐渐增多而满怀喜悦。

毛祥华当他的副县长正得心应手,受到大家的好评。他就这样继续当下去已不简单,在中国,多少人奋斗一生还攀不上这样的“官职”,达不到他这样的境界。而他毛祥华,这么年轻就已经达到了。更何况,顺乎自然,他的仕途的拓展、职务的晋升也是明摆着的。然而,毛祥华有自己的想法。

也许因为书读得太多的缘故,因为视野的开阔,他的目光在五湖四海的风景线上有太多的探寻,毛祥华的心海不能宁静。

是的,一位富有想象力的才华横溢的而又务实、进取的九十年代中国的年轻人,是不应该“安分”的。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必定要鼓荡他的胸襟,必定要激荡起他的心海波涛起伏……

毛祥华曾经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毛祥华曾经一回回了望世纪的峰巅,想象过中国未来的蓝图和自己未来的蓝图,他张开双臂要拥抱灿烂的红日,他真切地感受到,世界已经走过了自己的历程,亚洲已经走过了自己的历程,而伟大的中国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正在开始,百业待兴,潜力无限,前景无限广阔!

骤然崛起的经济建设呼唤人才。

生机勃勃的祖国急需一批思想坚定、思维敏锐、思路开阔、品质优秀、业务精通的企业家。他问自己,是继续留在党政领导岗位上,还是跃进“大海”,在气象万千而又充满风浪的经济的大海里搏击,当一名时代的弄潮儿,展现一个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血气方刚的共产党员的独特风姿?他以为,相比之下中国更缺的是优秀的经济建设人才。他选择了后者。

这时他在美国。美国有企业要留他,可他的心在祖国。他搞茶叶机械研究,深知真正的名茶离不开属于它的土壤。

1991年初,香港聚恒兴集团公司董事会看中了他,希望他到毛里求斯领导一个企业,他也想以此起步,迅速切入自己的追求。于是,他向中共泉州市委送上离职报告。可是,两年过去了,他的报告未能得到批准。这当然是因为党组织舍不得他走。还因为这样的事还从来没有办过,是或非,没有个数。直到邓小平同志南巡以后,改革开放春风更加浩荡地吹拂中国大地,吹拂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泉州市委终于同意了他的报告,19933月,安溪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毛祥华辞去副县长职务,毛祥华开始了他向新世纪跋涉的崭新路程。

他迈出的第一步是来到香港聚恒兴集团公司属下的深圳聚恒兴制衣公司。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这是令人振奋的而又是陌生的重大转折。任你再满腹经纶、头脑灵活、年轻气盛,企业管理对于他来说毕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初来乍到,许多东西他自觉外行,不太适应,在他的心灵世界里不能说没有一丝疑虑。但是,他的目光依然投向远方,他的胸怀依然宽广,他的步伐决不慌乱。他在深圳的时间只有两个月。然而,他发现这个企业在管理方面比较混乱。两个月当中,他不分昼夜,一回回深入到车间进行具体了解,掌握了许多情况,发现了许多问题,终于“吃”掉了一大把圆珠笔芯,写出了一本五万多字的《规章制度》,制定了公司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各部门的岗位工作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规范、质量标准与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共83种。这是毛祥华下海后的第一个成果,得到公司领导和专家的赞赏和肯定。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富有创见和行之有效的。

19936月,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毛祥华回到安溪,任该集团公司属下的安溪风华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半年后又改任总经理。毛祥华开始驾驭企业之舟,在风起云涌、气象万千的商海中疾速航.行……

安溪凤华制衣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主要从事各类中高档运动服装的生产和销售。从1990年起,年出口额皆超过一亿元,成为饮誉海内外的最具规模的专业厂家之一。福建省八大创汇企业、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之一。担任这样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对毛祥华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企业已经取得这样大的成就,要更上一层楼难度颇大,他挑得起重担吗?他有把握叫企业更快发展而不致后退吗?

这是一个颇具悬念的问题。

可喜的是,毛祥华担任风华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三年来,公司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公司又更上了一层楼。

1994年,风华公司全年完成出口运动短裤331476打,运动套装等产品536049(),分别比增9.8%52.6%。套装类产品大幅度增加,是在外发减少,主要发挥本部潜力的情况下取得的。全年工业总产值10700万元,销售额92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皆比增26%以上。产值首次超亿元人民币,一年内销发货额7170743元,收货款3217227.72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8.8%8%。公司全年盈利100多万元,上缴税利230多万元。

1995年情况将是如何呢?毛总兴奋地说,比起1994年又会有更大发展,预计产值可达一亿三千万元。

凤华公司十年来荣获许多奖杯、奖状、奖牌。在风华公司创办以来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种奖励中,毛祥华担任总经理的近几年中就荣获了国家级的“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省级的“福建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市级的有“94年度泉州市文明杯质量奖"、“风华"牌运动服装荣获94年度泉州名牌商品”称号,“94年度泉州市制衣行业十强榜首"、“93AAA信用企业、“94年度外商投资先进企业特别奖”、“海关信得过企业”、“全国500家大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全省300大外商投资企业之一”等等。

数字和称号是枯燥的,但它恰似开拓者的一个个脚印,又是引人遐想的,令人欣喜的!三年来,毛祥华带领公司的全体职工,把企业推上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1994年年底的一个夜晚,我因公事到安溪顺便到凤华公司拜访毛总。

这个公司管理严格。门岗查问了我几句之后打电话向他们的总经理禀报。这时,我看见该公司面积17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壮观、明亮,环境优美、洁净。工人们正在进行夜间生产,柔和的机声隐约传来,而当我来到毛总的办公室并在他的带领下参观各个车间之后,我更是从心里发出深深的赞叹:这里就像是一部正在演奏着美妙乐曲的钢琴,钢琴手当然就是毛祥华。我不由得思索,凤华公司在毛总到来的不长时间内,为什么就达到了创办以来最佳的状态,取得最佳的业绩?值得总结推广的措施、经验很多,但我以为最具特色的恐怕还是一些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解,不受人们重视的“共产党法则”得到了成功的运用,金子在剔除其蒙受的尘埃之后闪射出夺目的光芒。曾任共产党副县长的毛祥华把共产党的某些法宝带到企业中来了。关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不以为然,其实,这只能说是见识太少、太浅。共产党没有真本事如何推翻三座大山?如何打跨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共产党的法宝就连他的敌人都要老老实实地研究和承认,何况我们自己?

身先士卒算是共产党一再提倡和强调的领导者应有的作风。毛祥华深知这一条十分重要。作为企业的总经理,他是一个有层次有才干的男子汉。他把周恩来的“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和诸葛亮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作为座右铭,他注重学习可以说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手头10多种报刊杂志、信息内参他还觉得不够瘾,特地请新华社每周一期为公司提供经济信息,以便研读、参考。他多思,驾驭企业朝前迅跑,使目光超前而脚踏实地。一个2400多人的企业,事情千头万绪他却能举重若轻,挥洒自如。那么,他和普通职工一样上下班打卡,轮流值班,当他深入到车间,到生产第一线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给职工们的鼓舞有多大,给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就毋庸赘言。抓主要矛盾是马列主义哲学的精髓之一,毛总在深入到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以后发现公司生产运作中三大薄弱环节,一是物料准备常有缺漏;二是印绣花片常赶不上,影响赶货;三是裁床、机修等配合不够协调。三大问题一经发现即下力气找出解决办法。在毛总的领导下,在强调生产采售各部有关人员加强与国外供应商进行供货联系的同时,着重从内部管理下功夫,做到各车间每个合同制单都登记到料情况记录表,并且每周统填一次,防止欠拖漏报,这还不够,生产检查组和跟单人员又填写《每日检查存在问题报告表》,人、机、料的问题都填报、追办,并都经生产部和厂部的分管领导过目和追询。他们还做到,在印绣花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上,亦制定专门的表式和程序,严格实行印绣花片的加工和检验手续,做到交接准确,事先预告,及时收发,责任到人,并设立《印绣花加工情况报告栏》及《深圳印花片发运预告栏》,公布上墙,使各环节的管理人员都心中有数,及早催办安排。对机修管理这个棘手问题,则实行分项分区责任制并尽可能与责任范围的生产情况挂钩,与车间工人同奖同罚,难以挂钩的则实行指标管理,达标者奖,不达标者罚。裁床则在加强领导力量的同时,实行每周抽查记录,交接表报签名,好坏及时登记,月底依表奖罚的办法。由于上述办法的实施,使薄弱环节得到有力的加强,促进了生产各部门的协调运转。

掌握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既抓物质生产又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共产党辩证唯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吧。毛样华对此坚信不疑并且把它运用到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8年凤华公司率先在三资企业中成立党支部和工会,把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在企业中开展起来。1993年毛祥华到风华公司以后,更把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企业中,他们实行民主集中制、分级管理,每周一次厂务会,一次生产例会,及时研究问题排除前进中的思想障碍,使公司上到管理人员,下到车间普通工人,都能不断提高思想素质,而保持着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这就是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深叶茂,企业之树常青。

凤华公司的经验自然远不止这一些。

毛祥华领导企业的才能正在施展,正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也远不止这一篇短文所能尽述。那么,就让我们抬眼注视吧,映入你的视野的,将是他面向新的世纪阔步向前的更加矫健的身影……

(原载《泉州文学》1995 4期总第6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