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二十二章选十)——陈志泽散文集《泉州,泉州》选读
(2023-02-27 07:17:5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诗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二十二章选十)
——陈志泽散文集《泉州,泉州》选读
2021年7月25日泉州22个申遗点组成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以赋之。
——题记
九日山石头
一切都沉入了静寂。不静寂的是那些时光磨不去的字,站立在遍山的花岗岩石上,叙说着宋元的风云驮去了的祈风盛事。
弥漫山中的虔诚祈祷,映现的灿烂辉煌胜过“九日”垒起的传奇。
海上的惊涛也一次次溅到石头上?矇矇眬眬,落下“海丝”路上海船、鸥鸟、波浪的印痕。
风荡漾着冷暖划出石头粗粗细细的皱纹。
雨的倾情在石头上生长了奇花异草。
晨露与夜霜凝聚了昭示石头鲜活生命的水灵灵的苔藓。
人们进入到这些年迈的石头内心,就进入到“海丝”波峰浪谷的漫漫征程,进入到和平与友谊的诗篇,进入到中华书法艺术的广阔丛林,进入到人生的一个闪闪发光的指引……
祭海的真武庙
祭海的真武庙与祈风的九日山遥相对视,目光织就“海上丝绸之路”的宽广顺畅。
登上24级石阶,就进入了真武庙,就望见庞大的船队巍巍然驶向一条彪炳史册的辉煌航程……
石阶多有破裂,而登临的脚步还在叠加,急迫的向往还在撞击。
迎面的“吞海”石碑挂满雷的轰响,头顶上不时落下鸟鸣的珠串,风中有宋泉州知府真德秀《真武殿祝文》的吟哦。
正中真武帝镇妖驱邪的神力抵达的前方大海,柔波中翔舞着见证当年祭海的赤帆银鸥……
真武庙在法石街头的石头山上。岩石垒起的山,雄伟的基座不朽。
岩石承载的“牵星过洋”的智慧,惊涛骇浪煅打的海船远航的坚定;刺桐的汉子枕山漱海、勇于开拓的情怀,祭海郡守虔诚的祝福……来到这里你能一一触摸。
六胜塔
就在这里,泉州湾的入海处。
就在这里,依偎着海,日日夜夜听海的高歌低吟。
六胜塔扎下了根,长大长高,为了眺望得更远。
击碎坚硬的风涛,在海船的呼唤声里牢牢耸立。花岗岩石仿木的建构格外精湛柔美,好一座华丽堂皇的滨海楼阁。
太阳在塔上挥洒芬芳,月亮镀染每一块岩石。塔盖八角翘脊,八尊镇守的坐佛,放眼潮起潮落,祈祷海上路途的平安顺畅。
“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个航标,从宋的肩头坠落、又在元的胸膛上挺起。
六胜塔永在眺望,眺望身旁的渡口,一次次番舶如织,笑声喧哗,眺望海峡两岸的乡亲一曲曲南音逐浪飞,眺望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迎着艰险,驶向烟波浩渺……
闯海的人永在眺望,望一眼这一座没有灯光的灯塔,心中便挂起闪闪发亮的灯盏!
走进天后宫
在湄洲岛,在你的升天处,我寻不见你远行的身影。但我知道,你播下的福佑随着大海的波涛没有边际涌溢漫流。
在中国沿海和东南亚一带,为祀奉你而建造的“顺济宫”寻常可见。一位赤贫如洗的农
家女,被尊称为妈祖,进而天妃,进而天后,成为拥有最多“房产”的天下最富有、最高贵的女性,真有点不可思议。
泉州天后宫成为闯海人心目中的女神最高规格的居所——
矗立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之上,在妈祖的圣名与传奇故事之上。
牌楼式的山门,门后筑有戏台,仿佛随时锣鼓声响彻。热烈,吉祥,迎来虔诚的膜拜。
山门两侧秦宫汉阙的构筑,浮雕麒麟,似乎从未停止过跳跃。雄伟、华美,引人入胜的立体歌谣。
正殿内34根圆形粗大的花岗岩石柱,托举起排除人间疾苦的信念,在殿中央天后神像的光辉里壮丽耸立……
草 庵
茅草的房屋,居住的光明不灭。
小小的“遗迹”,叫联合国教科文考察团“最大发现”的惊呼在石碑上落定,叫世界的目光纷纭集聚。
摩尼佛像,依五彩石壁而琢。莲花座上涌溢缤纷。前方是万石梅峰的腾跃,背后有光芒的弥漫。
石刻的门联上,弘一法师笔端流出的殷殷关切,脉动着、温暖着。
门前的老桧树因崇敬而匍匐,每一杆枝叶都举起不褪的绿光。
寺旁弯弯小石桥,行者的步履重重,写满景仰的诗篇。
那一只“明教会”的黑釉碗,破裂的声响穿越时空隐约传来,瓷碗上完好无损的字迹却格外清晰明亮,闪耀在宋的云雾里。
清净寺
临街的高楼龙腾虎跃,而邻近的清净寺早已成为废墟。
碎砖断瓦是不朽的注解,摇曳的衰草叙说着往昔的辉煌。
巨大的石砌窗户何时埋进了泥土里,再也流不进宽广的风。土地升到了它的半腰,还在承接着岁月的风尘,一寸一厘地升高。
然而古兰经的诵读声从未消失,呼唤或是赞叹,生命流淌不息;跪地的双膝从未拔起,深深扎在信仰的虔诚里。
高大的石柱绝不瘫倒,纹丝不动耸立,只让倒影静卧在热烈的阳光里。
花岗岩永不更改的坚定与洁白,证明这里曾经铸造中外友好情谊,证明这里曾经衍生诗意构想,证明这里曾经书写泉州海外交通史鸿篇巨著……
泉州府文庙畅想
时空翻转了一下,泉州府文庙就又从喧嚣和尘埃的覆盖里挺立起来了。
至圣先师仍然站在那里,容光是新的,衣服是新的。拥挤他的幽暗被驱逐,大成殿格外宽广。
盘龙与不盘龙的众多石柱,承托起崇高的殿宇和殿宇之上白云飞动的蓝天。
历史从唐中叶疾驰而来探视今天,千年江山有多少改移,孔子还是站在那里。他显得有些激动,讲学声声高昂洪亮,朗朗读书声是永远不息的回声。
我走进今日这百亩宏伟,横梁上悬挂着历代皇帝御书的褒奖;编钟、编磬和各种鼓乐吹奏出天籁;手执玉笛、龙仗羽发的舞者翩然若仙——从文庙走向外部世界的才俊,这时也一个个从我的面前闪过。庭生皂荚,荚数多少“每应州人举进士之数”,石阶上重重叠叠的履痕刻下真实的神奇……
德化古窑址写意
深陷在石头里的一个个字注满阳光。
破碎的零星碗盘、三杯两盏,从泥土里起身,见证一座瓷窑的幽古。
当年,这一座砖砌泥垒的“龙窑”,只剩下龙体的依稀轮廓——任凭参观者的想象去丰满它的残缺,描画出心中龙的图腾。
荒草与野风轻声唱和着当年的情景:窑工们以熊熊窑火,将水与泥土的创造喂养得通红透亮,而后骤然收拢烈火,将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定格——生活的良伴与艺术的珍品,源源不断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五洲四海……
这一条横卧山坡上的龙,在历史的风雨中早已消蚀了血肉。岁月嬗变,风禾尽起,人们欣喜地望见:从辽阔远方飞来的龙之精魂,如今更强劲地盘旋在瓷都的山山水水,奋发踔厉,生生不息……
来到万寿塔
宝盖山将万寿塔托向天际,卸落下身旁依偎的峰峦。
万寿塔毫无羁绊、毫无遮掩,站立在航海人的视线里,一次次删除舟船樯倾楫摧栽倒在海里的惊险章节……
我来到万寿塔。放眼前方空阔的大海,却隐约见到巍巍然满载五洲四海情谊的泉州“福船”,忙不迭进出泉州湾。风好大。是航行的繁忙腾搅起海上的风涛吗?或是船工的豪情激荡起伏?万寿塔在风中浮沉,而又在沉思里钢浇铁铸地立定。
显而易见万寿塔是花岗岩石的精湛建筑,但长久以来人们宁愿相信,是两位姑嫂为了站得更高些好眺望下南洋的亲人归来的帆影,每天搬石垫脚垫出来的。
万寿塔又叫姑嫂塔,一页页华侨史垒叠起它高耸的动人。
在山上,我曾望见海云初生、氤氲缭绕的 “关锁烟雾”景象,这就是万寿塔又被称为关锁塔的缘由了。那一回,我恍若见到姑嫂二人走下塔来,一阵湿漉漉的风吹动,卷来绵绵泪雨……
你好,老君岩
在泉州清源山下,一坐就是千年。
时间永不休止地撩动你长长的须髯。
三三两两苔藓的花朵,鲜活在你的衣襟上。
长着一双大耳,为了垂挂太多太多世间的故事,聆听太多太多世间的声音。
鼻子在你的脸庞上高高隆起,我听见你粗重的呼吸。人说“摸到鼻,吃百二”,一种由此及彼的“仁者寿”的想望,让你心喜。
你血脉流贯的手指随时能有力地弹起,谬误与污浊不敢靠近。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喃喃自语光芒流泻,任走近你的人拾起,砌进人生的基石。
岩石雕琢了你的形体,你的生命铸入了岩石。
你的目光不因我的悲戚而暗淡,不因我的狂喜而明亮,不因我的迷茫而疑惑……总是那么有神,穿过虚空、穿过流云,穿过日月,直抵远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