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近年的散文创作——附录散文随笔集《沉吟》目录

(2023-01-05 16:37:54)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我近年的散文创作

——附录散文随笔集《沉吟》目录

陈志泽

 

如果从我就读福建师大中文系时在厦门日报“海燕”副刊发表散文《雨夜的灯火》(1965422日)算起,我从事散文创作的时间比起诗歌、散文诗的1962年稍迟,但也不晚。

2015年春节前夕,母校福建师大文学院余岱宗教授突然来电话告诉我,师大文学院决定出版我的散文集或散文诗集。我当即表示,那就出版散文集吧。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事,让我的整个春节沉浸在兴奋之中。20157月我的散文集《牵你的手》出版。

近年来我又利用创作的间隙选编一本散文集《泉州,泉州》。60年从事文学创作,散文方面虽说在《散文》、《美文》《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过一些作品,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散文集》、《新中国散文典藏》、《人民日报2017年散文精选》、《〈福建文学〉六十年作品典藏·散文卷》等,出版了几本集子,但常让路给散文诗和文学评论,处在打打停停的状态。好在我一直在写泉州的散文。这部分散文占了我全部散文较大的比重,这些文字似乎还可以拿得出来。《泉州,泉州》就在20227月出版了。

《泉州,泉州》出版不久,我突然觉得不应该把写泉州以外的散文丢在一边,于是又着手选编这一本散文随笔集《沉吟》。这一本集子编入我近年创作的,以及从未编入作品集的作品100,20万字。分为表现个人的人生经历,时代、社会、人物等景象,对于师友亲人的怀念、人文方面的见解和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评析等五个部分。反映现实生活、抒写人生感悟与生活体味,以及扫描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等为本书的主打。

我的散文随笔追求有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发现与体验,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味。

孙绍振教授曾评论我的散文创作:在散文中出现的志泽,并没有和他在散文诗中的形象重复,也不是放大,而是另外一个志泽。”“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在诗中的舒婷是理想化了的,在不断地进行着灵魂的升华的,而在散文中的舒婷却是一个世俗的、现实的舒婷。我本以为这是舒婷所特有的,但是在读了志泽的散文以后,竟然发现,志泽同样把他自己理想化的一面和现实性的另一面分配给了(散文诗和散文)这两种文体。这不是说他的灵魂与肉体发生了分裂,这两个侧面是统一的。”孙教授这一段话是鼓励,也是提醒。这是我一直认真记取的。散文创作要做到内敛、冷静、质扑,要让文体意识把握住作品的风格。

六十年来,我的散文创作得到许多名家、师友的关爱与鼓励并撰写了许多评论,得到许多报刊的支持,在此,请让我向他们致以深切的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冰凌先生和菲律宾《菲华文学》执行主编、菲律宾《世界日报》签约专栏作家林鼎安先生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20221113日丰泽斋

附录:散文随笔集《沉吟》目录

 

从诗性走向智性/孙绍振

深切的祝贺/

品味回声”/耿林莽

 

守望山垅(外一篇)/

四棵白玉兰/

情系故土/

穿过窄窄的桂坛巷/

福州的味/

/

难忘《德化文艺》/

我当过三学期老师/

夜 声/

一块寄自远方的石头/

给老友王永志的一封信/

惜 纸/

将退未退的尴尬/

我当出版社社长”/

 

叶坪这个山村/

留在东山岛的足音/

孔林谒名人墓/

早晨,泉州南少林寺在说着什么/

星光灿烂/

忆母校福建师大图书馆/

诗意地栖居/

一个老人与一条小街/

姿 势/

手巾寮老宅里那个最小的房间/

妻子的珍藏/

一分为二真是好/

小小冰箱/

外公要上幼儿园/

给小孙女挠背/

寓言二则/

爱打鸣的母鸡/

怕冷的老猩猩/

 

我与郭风先生/

大师的风范/

那些永远活着的日子/

艾青的性格/

怀念灿煌兄/

不是亲人的亲人/

父亲的仁济诊所”/

母亲啊,母亲/

那一只瓷臼子/

有一种痛/

看望那边的亲人/

心灵的重逢/

最美的食品/

大哥卧床那两年/

大 姐/

假如他还在/

 

欢庆与沉思/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一本老旧的特刊/

散文诗微语 /

说几句心里话/

捧起星光/

多写自己/

我的诗歌孤本”/

我与文学评论之缘/

家里的读书/

有书无房不亦乐乎/

生活里的行走/

许多年过去/

“作者简介”也有味/

老朋友金鹿 /

奔腾与潜流/

捧出心中的故乡/

文学内外/

真性情散文/

斑驳之美/

沉重的蒲公英/

小说的及其他/

挑着担子赶路的人/

 

礼让与不恭/

回归真实/

应该的“怕”与“不怕”/

时间擦亮是黄金/

关于读书(二则)/

读书与吃饭 /

读书的态度/

杂 食/

写序杂说

江郎才尽的迟早/

诗的口语、白描及其他/

买菜之外/

作品好坏谁说了算/

谁来说坏话”/

旧 表/

在灶脚里掴小妹/

不扰人/

儿童诗的无理之理/

老面孔,新面孔/

我为什么不给这篇散文诗评奖/

有话就说/

送 书/

我近年的散文创作(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