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卧床那两年
(2022-09-20 09:17:10)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散文 |
大哥卧床那两年
陈志泽
大哥跨过九十岁那一年就再也走不动了。“人老腿先老”,衰弱从走路艰难开始,连柱着拐杖都颤巍巍的,随时有跌倒的危险,卧床已是不能避免。大嫂多他一岁,身体也好不了多少。两个老人都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了,而七个儿女都在别处,且都有小家庭。远的在美国,最小的儿子、女儿两个家都在旧金山,隔着万水千山。国内的,两个在福州、同安,只有三个儿子与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但住的也离得好远。眼看着钟点工的帮忙是远远不够的了,请全职保姆也显然不可能照顾周全。二老不时有事,特别是夜间,没有自家人二十四小时的看护哪行?国内的五个儿女开了会,决定由他们轮流值班“全天候”照顾两个老人。值班立即开始。他们都过了花甲之年,老大、老二甚至已上古稀。大家还都当了爷爷或奶奶,每一天都有忙不完的家务事,再要照顾年老患病的父母绝非易事。但岁月流转到了这个节点,照顾父母已成为他们责无旁贷的头等大事,再怎么说也要担负起来。
轮流值班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制度,轮到值班即使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来,也一定要调换好,决不缺漏。
儿女们很用心看护,不但吃喝拉撒睡的麻烦事都一丝不苟做好,老人稍有细微变化,还都会很快发觉,立即处置。有一次,值班的儿子觉得父亲午睡的时间太长了,想唤醒他,没想到就是唤不醒,立即打120,急救车送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血糖太低,已进入昏迷状态……显而易见,稍有延误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还好及时抢救才闯过险关。大哥患有糖尿病,因为血糖高皮肤瘙痒是经常的事。过去自己挠一挠,涂涂药就过去了,卧床后瘙痒更严重,每次瘙痒难忍,即使是三更半夜也得把值班的孩子叫来帮忙。四处寻找止痒药膏,一有听说就设法买到,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儿女们的折腾可以想象。
儿女们的辛苦老人心知肚明,又几次提出请全职保姆,但儿女们以为再辛苦也要自己扛。常常是夜里不能睡好觉,白天还有忙不完的事。但大家以苦为乐,再忙也毫无怨言。见到老人平平安安的,都觉得欣慰,觉得值。
记得有一次我去探望大哥,床上却不见大哥,大嫂告诉我,老六士奇从美国回来了,老五士超也从同安回来,兄弟俩一定要给父亲洗个澡……我往卫生间一望,透过毛玻璃果然看到“浴霸”通明。想象两个侄儿合作给大哥洗澡的情景,我的眼睛模糊了。洗完澡,大哥由两个侄儿搀扶着出来了,口中喃喃自语:“爽,很爽!”我高兴地唤:“大哥,洗好了!”他发现了我,又高兴地对我说:“爽,很爽!”。我感觉得出大哥高兴的神采,不由得心里感叹,这是处在特殊时期一次世间难寻的父子心灵交融、爱的闪光啊!
还有一次,我看到值班的侄儿老二正在搀扶着大哥,缓慢地移步到房间的小桌子旁,让他安稳地坐下。侄儿告诉我,每天都下床坐坐好,老躺着头晕目眩难受。他说起先大哥担心不能坐稳,不愿意起床,在他的动员下终于同意了。侄儿说着,流露出几分得意的神情。过一会儿他喂大哥吃稀饭,不时把剔去骨头的鱼肉送进大哥嘴里,那细心、耐心的模样简直像个老保姆……
那天,居住在福州的老二又风尘仆仆赶来轮班了。无意中我了解到,他的爱人身患癌症一直在治疗中,却还要时常离家去照顾同样患癌症的父亲——他的岳父。今天,他们两口子同时离开家照顾两个老父亲。他带着自豪笑着说,爱人是“小癌症”去照顾“老癌症”,我是“小老人”来照顾“老老人”。听他一番话我惊异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令人惊异的还有,不但福州、同安的侄儿回来轮班,连美国的两个侄儿也飞越重洋轮流回来参加“值班”。他们说,再怎样这个班不能缺。
大哥卧床那两年,我那七个侄儿(女)的孝深深地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他们以沉重的却又是崇高的付出履行神圣的孝道,谱写了一曲实实在在却又是多么动人的孝的赞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