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挥杆意识

(2010-05-14 14:55:40)
标签:

挥杆

挥杆意识

上杆

切杆

练习场

高尔夫

杂谈

分类: 高尔夫技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拿来说我们的挥杆意识也是贴切的。

 

用摄像机可以拍下完整的挥杆过程,更可以慢放找到每个节点自己的挥杆形态。有时教练、朋友指出你哪里高了低了弱了强了内了外了,你却一片茫然。因为在你的挥杆意识里似乎不存在他们指出的问题。

 

挥杆习惯决定了挥杆意识。

 

挥杆是个性化的,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你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节奏、发力方式和挥杆路径,当肌肉记忆形成,也就形成了挥杆意识。

 

挥杆意识是顽固的。曾经,和朋友们在练习场交流的时候,我常建议练半挥杆。如果按照极慢的速度比划分解,大家都明白半挥杆是怎么回事,上杆时的手臂杆头杆身的关系都很清楚。可是实际打球的时候,情况却不是如此,往往成了全挥杆或者3/4挥杆。这正是挥杆意识在起作用。只要杆一起,挥杆意识已经主导了上杆,下杆的时候问题又来了,通常减力击球(企图达到半挥杆的击球效果),加速通过球的感觉就没了。结果可想而知,练习半天一样没有效果,错误依然在重复并巩固。

 

去年有一次在深圳大学的练习场,欣赏新浪的资深单差坛友鹅卵石练球,这哥们的挥杆我形容为朝天一注香。上杆到顶点,杆身几乎是直指天上的。据说买了观澜辛迪瑞的课,课上得颇有心得(其实是喜欢近距离看看偶像),于是表演一下改挥杆的成果。我和另一位大虾在边上看着。鹅卵石比划了一下说,“看着,这次挥杆基本上平了。”挥杆击球,我们笑死。鹅卵石郁闷说,真的平了,你们忽悠。为了证实我们的真诚,我用手机拍摄视频,鹅卵石完成击球,牛X地说这次一定是平的。我们几乎伏地大笑。鹅卵石急吼吼抢过手机看自己的视频,发现自己刚才的挥杆真的还是朝天一注香,没有任何改变,当即扔掉杆自己笑个半死。可见挥杆意识多么顽固。

 

同样在和朋友探讨短切的时候,我强调不要手腕过多翘起,通过上杆高度控制切杆距离。习惯了翘腕的套路要改变也非常难,翘腕切杆靠控制力道来控制距离,很难精确到落点和可计算的滚动。

 

要改变错误的挥杆意识,自己练是很难的,最好有个教练或者朋友在身边,帮助你强制控制或者提醒。镜子的作用个人认为十分有限,不用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