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小孔成像
					
											标签:
																				
                            教育教学物理初中实验 | 
					分类: 教学交流 | 
小孔成像
日期: 
实验人:
实验材料:易拉罐、塑料袋、橡皮筋、蜡烛、打火机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易拉罐的一头剪掉,另一头开一个小孔(孔径1-3毫米)。

2.用半透明的塑料袋将剪开的那一头蒙好,用皮筋扎牢。
3.将蜡烛点燃,将罐子的小孔对准蜡烛,就可以看到蜡烛的倒像。
4. 
(1)远:
(2)近:

实验现象:小孔成像中的像:①上下左右都颠倒;②像与物相似;③像的大小与物体距离小孔的远近和物体的大小有关。
注意事项:
1.孔的大小,物与小孔的距离配合要适当,以保证所成实像既清晰又有一定的亮度。一般来说,孔径越小,像越清晰,像的亮度越差;孔径越大,物与小孔屏的距离应越大。亦是光向四面八方分散的越广,所以孔径不宜过大。
2.本实验应在暗室中进行。
科学道理: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只要小孔足够小,无论孔的形状如何,对所成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2.像距孔越近,所成像越小且亮;反之,越大且暗。
3.孔距蜡烛越近,所成像越大且暗;反之,越小且亮。
 
4.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且像的大小、清晰程度与上面的结论有关。(亮和暗可以分别说是清晰和模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