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漠行,万里长城第一墩!

标签:
甘肃旅游景点甘肃自驾游嘉峪关旅游丝绸之路旅游旅游 |
分类: 千里河山 |
说起明代万里长城,有许多人都晓得它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不少人还知道,山海关长城有一段伸向大海,叫老龙头。但若提起嘉峪关最西边的墩台,就较少人知道了。明代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墩台,是讨赖河墩。它位于嘉峪关市讨赖河北岸82米高的悬崖上,北距嘉峪关7.5公里,有“万里长城第一墩”之称。
讨赖河在古代文献中称“呼蚕水”,发源于祁连山的讨赖掌,属黑河水系。“讨赖”是匈奴语的译音,也作“陶勒”、“托来”或“讨莱”等。讨赖河从祁连山奔泻而下,在流经嘉峪关附近时,依山势拐了一个“U”形弯。经过了不知多少年的冲刷,在这一带形成了深深的沟壑,两岸峭壁有百米之高。讨赖河墩就紧傍深谷,坐落在北岸的悬崖上。这里是明代万里长城西边的终点。讨赖河墩残高7米,底部呈方形,边长14.5米,墩体为黄土夹沙夯筑。它的旁边,就是直通嘉峪关的明长城。站在讨赖河墩旁,只见祁连山连绵起伏,气象万千。讨赖河水自西向东,在深深的峡谷中奔涌不息,轰然作响。
第一墩雄踞崖边,傲然屹立,远处的嘉峪雄关清晰可见,不禁令人生出许多遐想。当年,万里长城自山海关起步,穿峻岭,越荒漠,逶迤万里,直至讨赖河边担负起了御边卫土的重任。有多少戍边将士,在这里夜夜面对着边关冷月;又有多少异族入侵者,在这雄关险阻前不得不勒马兴叹!纯朴、壮美的自然景色,发人深思的古代遗迹。现在,这里已开辟为旅游景点。
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
“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
现在,这座墩台残高约10米,其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底宽14米,内部仍呈正方形,长宽均为6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0~20厘米。
图中建筑据说是电视剧新龙门客栈拍摄地
托长城第一墩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自然景致壮观,东边是群楼林立的嘉峪关市区,西边是浩瀚无际的大漠戈壁,北边与雄伟壮观的嘉峪关相连,南面为连绵起伏的祁连雪山,脚下是发源于祁连山的讨赖河。长城第一墩旅游景区,以长城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为内涵,以戈壁风光和西北民俗风情为基础,是一处观光、探险、休闲、娱乐、怀古游历和拍摄影视场景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