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极顶--玉皇顶

标签:
无字碑极顶太平顶秦始皇泰山旅游 |
分类: 千里河山 |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
又名天柱峰。
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
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
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
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在玉皇庙里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
玉皇庙可望而未及,原因是据说进玉皇庙若不烧香就意味着凡事“到头”、“到顶”了。某某副委员长
就是如此。
无字碑,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细,顶上有复盖,碑色黄白,两面无字。有人说它是无字碑,但也有
人说它是石表或石函。“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
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选自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对于此碑,古代人有两种
说法:一说是秦始皇立的,具体又有两种说法,一是因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难以用文字形容,故无字;
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无人会写字了,故无字。当然,这些均无据可考。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刘彻立的,一直没有定论。《岱览》的编者唐仲冕,引用了《考古录》中顾炎武的
一段话。顾炎武在阅读了《史记·封禅书》和《后汉书》以后,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
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
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选自《日知录·泰山立石》)郭沫若在
1961年上旬登泰山时,在他写的《观日出未遂》一诗中说“磨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肯定了是汉
武帝所立。原诗已刻成碑立于无字碑的一侧,与明代张铨的诗碑相对(张铨说“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
秦王无字碑”。他认为是秦始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