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尧时,传说长命800岁的彭祖在此建立了大彭氏国,因而得名彭城。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一争天下;而从这里走出的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两汉400年间,徐州共有13位楚王、5位彭城王。城周围汉墓林立,已经出土发掘的汉墓有200多座,均是两汉的王侯、国戚的墓葬,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产为国内所罕见。
我是在一个下雨的的冬日黎明到达徐州的,天色未亮,风寒雨冷,匆匆找了一个简陋的车站旅店避雨等天明。买到去目的地的车票后,看看还有两三小时的闲暇,于是决定看看狮子山汉墓及博物馆。

狮子山汉墓又称作楚王陵,西汉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第一代楚王是刘邦的弟弟),位于徐州东郊狮子山南麓,陵墓坐北朝南,凿石为葬,穿山为藏,入口处在山南的向阳坡上,而其主墓室已深深嵌入山体主峰的腹腔之中,南北总长117米,东西宽13.2米,总面积850余平方米,凿石量5100余立方米,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甬道、耳室和墓室组成,独特的墓葬形制和严谨的建筑结构,完美体现了粗犷、雄浑、博大、超越的两汉时代精神。墓中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二千余件,非常有价值。

因为淡季且下雨的缘故,游人很少,我等了片刻才等到有人来一起进入墓中(一个人害怕),整个墓就在挖空的山肚子里,规模比我想象的还要宏大!曾经看过一期《探索》节目,就是说墓主人起兵反叛未成,匆忙下葬,所以主墓室尚未完工。另外还在国家博物馆看过汉代玉棺的展览,那时就知道徐州汉墓了,不想今后能亲身来访。在徐州博物馆,又看见了玉棺和金缕玉衣,西汉初年墓葬的奢华可见一斑。
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楚王墓后不远有汉代画像石刻的展览馆。馆内收藏珍品汉画像石350余块,画像石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有车马出行、对博比武、舞乐杂技、迎宾待客、庖厨宴饮、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绝——汉兵马俑。西安的秦兵马俑闻名世界,不想此地还有汉兵马俑。狮子山兵马俑,位于楚王陵西侧400米,是楚王陵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戊楚王陵的部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

到了展厅一看,哑然失笑,汉兵马俑身高二三十厘米,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像一堆泥人玩具。
但是细细看来,每个兵马俑的表情各不相同,竟然十分传神,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寥寥数笔便刻划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介绍说“秦兵马俑写实,汉兵马俑写意”,倒也有几分道理。

不远处还有一个水下马车馆,也去看了看,主要是未完工的马匹俑。部件已经做好,还没来得及组装。
在徐州博物馆看见了汉代轻骑兵的陶俑(下图左中),很形象。下图左上跪着摸样的是车兵,坐在战车上作战的。

园内还有刘邦的塑像和刘氏家庙,依然下雨,匆匆看过,去往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很是丰富,主要以汉代文物为主,其中有精美的金饰:

汉玉也很是闻名,展出不少龙纹玉件,有个玉豹子很可爱!我喜欢看玉,虽然不懂行,但是玉润的感觉很让人舒服。难怪古人喜欢佩戴玉饰,还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比喻。

展馆中,我停留最久的地方还是陶俑展厅。进门就是一套完整的歌舞俑,看着衣袖飘飞的舞姿,明白了什么叫做“长袖善舞”。

里面的陶俑表情非常传神,这个书生摸样,像不像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

还有这个陶俑(下图右)一脸严肃,仿佛在汇报什么重要事情。游客们都在猜测从陶俑脸上能否看出古代徐州人的模样,是否又能对比出现代人的容貌?
展厅里还有一些其他年代的彩甬,带有少数民族的特色,也很是精美。
因为时间有限,就匆匆在汉墓和博物馆看了看,管中窥豹吧,略略能体会到汉代的遗风。
旅游小贴士:
狮子山楚王陵25元,汉兵马俑20元,汉画像石馆10元,学生票半价;徐州博物馆20元,学生票5元,如今该免费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