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那天与朋友结伴去了清东陵,车行两个半小时抵达。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县境,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5个皇帝、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呈扇状排列于昌瑞山南麓,看示意图:
游玩顺序比较乱,我还是从中轴线说起吧: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最南端的石牌坊:
往北是大红门和大碑楼,因为车行而过,照片是从孝庄的昭西陵上拍的,远处左边建筑是大红楼,右边是大碑楼。

过了大碑楼,就走上长长的神道了(全长870米),两旁是孝陵的石象生(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一立一卧,文臣、武将各3对,共有18对。武将的将军肚很是明显:)
穿过石象生往北,看见的就是龙凤门了,它是按照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意味着皇帝之灵经过此门就可以进入天堂。
继续往北是”楼,旁边有下马碑:
一路相连的有七孔桥(有的是五孔桥)、三道桥等,各陵具体的桥孔数目和建筑规格我不太清楚,有懂行的指点一下:
现在映入眼前的就是陵墓的正门:隆恩门了,两旁有朝房(大臣休息用的)和值房(这个现在用来卖门票了):
进入隆恩门就需要门票了,通票120元一张(老人和学生半价,提前一天预约市场部可申请团队90元),价格不菲。进门就是堂皇的隆恩殿(殿名相同,一般是下届皇帝给上届题字),殿前有石雕、铜鹿等。此殿估计是祭拜用的重要场所,殿外有东西配殿和燎炉。

隆恩殿后,就是精美的三道门,作为陵寝与前殿的屏障相隔:

经过这道屏障,就进入了陵寝区域,通常还设有二柱门和五供石:

然后是就是方城明楼了,明楼之后环绕起来的就是宝顶(其实就是大坟包),下方就是地宫。这是乾隆陵的明楼:

唯一开放的皇帝地宫就是乾隆地宫了(曾经被孙殿英盗墓),此地宫在清陵中最为宏伟,进深54公尺,面积337平方公尺,由三间长方形的券堂一明堂、穿堂、金堂串连成"主"字形;乾隆的棺柩便放置在最里侧的金堂,两旁还有附葬的二后、三妃灵柩。地宫内四壁和券顶皆雕满各种佛像、经文和装饰图案,雕刻刀法明怏,线条细腻流畅,以明堂门洞两侧浮雕的四大天王像和券顶的五方佛像最具代表。

明楼之后就是山峦了,整个建筑群以顺治孝陵为中心分布,主干道上分出一些小干道去。其中康熙景陵的规模很齐全,相当于微缩版的孝陵(第一张图),乾隆裕陵的地宫最为精美,咸丰的定陵在最西边,比较冷清,同治惠陵在最东边,没有开放。
附:孝陵的格局分布图,我就是按照这个介绍的,发现建筑布局讲究好多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