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夜色中沿山路盘旋,忽然停了下来——堵车了!前面一起摩托车和汽车相撞,等警察来解决问题,这现场一保护,车根本就过不去了!警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前后的车已经堵了几十辆了,干等也不是办法。看看已经6点过,山里黑得早,颇有些荒郊野外的味道。深圳姐弟打算返回婺源县城,我问了问前方到理坑据说还有两公里,想想不算远,干脆赶夜路走过去算了。于是和姐弟俩道别,背了背包开始走路。
公路沿水流而建,两旁都是山峦,黝黑的山谷中只有头灯的一点光亮,陪伴着溪水的潺潺声和草丛中的窸窣虫鸣声,前后再无人烟。走了不久,黑夜中的荒野和无休止的蜿蜒道路让同伴明显紧张起来,不时神经质的回头,开始一言不发。搞得我我也没心情品味这寂静夜路。后边来了一辆摩托车,摩托仔搭了一个背摄影包的小伙儿。问他还有多远,说不太远了。有信心开始继续走,终于看见了人家的依稀灯火,满怀高兴的到了一问,倍受打击——前方还有两公里!到底是几公里啊?
继续走,终于看见了村子的主干道,路牌——沱川!村民说到理坑还有两里!——晕倒!看见村子里的指示牌,距离理坑一公里,看来这个两里应该不是一个虚数了!7点半到了村头,卖票的大爷很敬业的追出来售了门票。然后跟着一个老板娘七拐八拐进了村子入住她家,居然碰见了路遇的摩托仔和摄影小伙正在吃饭!——大家都住进了同一家店”舜巳铣隼戳耍感叹世界真的不大!
吃过饭,洗漱完毕,休息。半夜醒来,又是穿过窗户洒到身上的月光,抬头看窗外,弯月如勾——山村的夜色真美!这就是我床前的窗户:
清晨起来,去村子里闲逛。村子建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所以也叫进士村。
昔日的司马第已经荒芜:
老房子还依稀能看见学大寨时候的标语:
村子小巷交错,别号八卦村,很容易迷路。还是来到水边吧,水流总是很好的路标:
石桥头上晾晒着棉花,有狗狗悠闲来去:
路边还有晾晒的金色南瓜:
桥下有竹筏经过,店老板小伙儿正在水边收拾小鱼,开心地同我打招呼。
到了昨日进村的村头,回望村落,倒影明媚,非常漂亮!
虽然这一路的村子都是临水而建的,到水流要算此地最为开阔,景色也最漂亮!心想下次若来,定会来理坑多住几日!
在村民的指点中去了村头的山坡,沿着一脚来宽的小路爬到坡顶,俯瞰村子,房屋密密匝匝相连,没入其中,真容易迷路!
最后放一张村子的俯瞰图吧,能看出八卦村的模样来么?
旁记:
1、店家住宿才20一人(还是要价,没还价,据说还有更低的),很是惬意!
2、在山坡上踩滑了,摔了一跤,拍了拍土,没什么大碍,不想揭开了我连连摔跤的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