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车一路不停,从庆源出发,经过晓起—李坑—婺源县城—彩虹桥—去往北线深处的村子虹关,看地图就会发现路线画了一个大半圆。
路上经过建于宋代的凤山龙天塔,塔檐的风铃声阵阵。
中午时分到了虹关村,村头就是出名的虹关古樟树,树龄已有1000余年,胸径3.4米,高约26.1米,冠幅3亩许,被誉为“江南第一樟”。
这古树已然中空,树洞相连,成了乡里孩童钻进钻出戏耍的好场所。古树陪伴一代代人长大,估计村里的人都对它很有感情吧!常常相聚树下纳凉聊天。
古树对面是一个小学,国庆假期无人,成了大好的粮食晒场:
古树紧邻着一条小溪,这边的乡村都是临水而居,风景宜人。
村头一家饭庄,我们就在这古树下架起餐桌饱餐了一顿:)
午饭后,去往村子里溜达,虹关的龙灯出名,村里墙上的红榜就是公布各村民给扎龙灯出的份子钱。
此地原属于古徽州,是徽(上)饶古道的重要驿站,如今在小巷里还可以看见相关的标识。在丁字路口,一般还可以看见“泰山石敢当”的字样(北京胡同也有),起到路牌和避邪的作用。
在小巷子里穿梭,正午的阳光让老墙变得斑驳:
贴着对联的门:
到了一个大户人家(和村头开饭店的是一家人),进门就看见古香古色的客厅:
改造成了家庭旅馆,可以住宿,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入住此地。到后厅参观,看见精美的木雕花,可惜人像的头部大多在文革时被破坏掉了。
村子里原产徽墨,这家人原先也主要以经营徽墨而发家。如今几乎不做了,制作徽墨的器具也都闲置起来。
继续在村子里穿梭,看见晾晒的辣椒和玉米,色泽艳丽:
还看见一位大婶在剥毛栗子,自家的栗子树,收来自己吃的。她用脚碾压新鲜的毛栗子,里面的两三瓣栗子(我们平常看见的模样)才滚落出来。看我们好奇,递给我们尝,呵呵,新鲜栗子的味道不错。
还在路旁的木头上看见生长的菌类,如此艳丽,估计有毒不能吃吧。
快走到村子的另一头了,看见一个废弃的房屋:
房屋的砖雕花很是漂亮,也不知道曾经是什么样的人家。
从村子里出来,去往岭脚,结果司机走错了路,绕了一圈卢村又返回到虹关来。发现村外有一座石桥,在古樟树的掩映下很难发现。
去往石桥,桥头修建的文昌阁等建筑,不知道作何讲究。
站在石桥上,远眺虹关村,青山绿水,白墙黛瓦,典型的中国乡村图画。
辞别虹关,继续赶路。发现桥边一棵老树全部中空,但依然郁郁葱葱——多么顽强的生命!在此地静默,一任沧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