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尧坝陈列馆尧王大鸿米店凌子风古镇 |
分类: 云贵川渝 |
从泸州去赤水的的半道会经过四川合江的一个古镇——尧坝古镇,于是特意从半途新店下车再换车6公里车程去探访它。
尧坝人信奉尧王,古镇大概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汇集了川、黔两省的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还是有名的“川南影视城”,凌子风、谢晋、黄建中、郭宝昌等导演在这里拍摄了《狂》、《大鸿米店》、《山风》、《死水微澜》等10余部影视片。是著名电影艺术家凌子风、美学家王朝闻、美术设计师杨洪烈和作家李子英等名人的故乡。详细介绍:http://www.yaoba.net/
到清朝嘉庆年间,为了嘉奖该地武进士李跃龙剿匪有功,立下了这个进士牌坊:
先来看看导演凌子风的影视陈列馆吧,是他率先想到回故乡尧坝拍戏,从而把这个古镇带进了影视作品里,古色古香又鲜活真实的古镇逐渐成为各大导演喜爱的拍摄基地(估计从泸州到这儿的道路修得很好和这也颇有关系)。陈列馆非常小,展览了一些图片资料,后院中央一棵老树从天井中伸展开去,生机勃勃。
走在古镇街上,正午的阳光下,几无游人,很安静的古镇:
来到了临街的镇里最大的寺庙——东岳庙前,古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两次修葺。
寺庙阶梯状依山而建,上下落差有50米。大致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入口处的古戏台,两旁为席楼:
戏台上的雕花非常精美,大多是各种人物故事。
第二级是灵官殿,旁边还有尧王殿,这是大殿前的石狮子:
第三级最高处就是是东皇殿,供奉东岳大帝。除了我和老爸,寺庙里再无游人,只有大殿前的花儿开的分外艳丽。 殿前有一方小池,一来顺应风水讲究,二来也可以防火。因为此地是由道观改建的(不多的佛道皆有的古庙),在青苔积淀的池子周围,能看见道家的隐八仙图。
古庙冷清,有蜻蜓飞来歇息。大殿前的柱子上结了两张大大的蜘蛛网,忽然想起看过的一个关于缘分的故事,那个蛛儿就是在佛前求来了姻缘。
快出门的时候碰见古庙里的工作人员,说正在募款修缮寺庙,于是老爸叫着我捐十元功德,呵呵,就随老人的意思吧。
继续沿着古街道前行,看见昔日的当铺:
旁边是著名的大鸿米店,米店里面的楼非常漂亮!米店已经改成茶馆了,要是有时间,坐在这儿喝喝茶,品味古镇也是一件逍遥事。
继续在街道上溜达,看见油纸伞铺面,看见练摊的小猫,看见坐凉椅的小孩:
还看见街旁的古玩店,果然适合拍电影:
再往前就到古镇的尽头了,通常都有一棵风水树,这是棵古老的榕树——娘亲榕,枝繁叶茂。据说邵兵拍戏的时候就有在树下的古井挑水的情景。
原路返回,再品古镇,途中能看见一道寨门,从此通往新街了。
最后又回到入口处,参观了了王朝闻故居(担任过中国美术学会会长)。此处又叫添寿堂,是典型的川西四合院风格。院子破败了,一片荒芜,石阶下的野草青青……我喜欢这样原汁原味的古迹,不像别的景区往往修缮一新却完全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再无可看之处。
最后放一张故居门窗照片吧,只有正午的阳光日日透进来,让人凝望那些渐渐老去的岁月,古镇的记忆也就变得迷离起来……
旁记:
小时候喜欢缠着外婆讲故事,外婆就把川戏里看来的故事一一将给我听。模糊记得有个望娘滩的故事,没想到就发生在尧坝古镇里。
望娘滩:位于距古镇十里的兰桥湾,赤水河支流小河中有二十四滩,岸边有二十四个半边山。相传,聂郎在河边拾到一颗宝珠,它能令钱柜里的钱不断增长,令米坛里的米永用不绝。财主想夺这颗宝珠,带家丁到聂郎家硬抢。聂郎在无可奈何之下,将宝珠吞入腹中,遂立即口渴难忍,喝了一桶水也不解渴,于是到河边去喝,顿时,只听一声雷鸣,聂郎化作一天五彩金龙,顺流而区。聂母立即大声呼唤“儿啊”,每喊一声,五彩金龙便回头一次,河边就形成一个滩,岸边山崩成一个半边山;聂母喊了二十四声,五彩金龙回首二十四次,也就形成了二十四个望娘滩、二十四个半边山。
这个故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编成川剧上演,编成连环画发行。详细故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097033.html
据说后来聂母化作了一棵大榕树,日日村头盼儿归来,就是古镇里的这棵娘亲榕。
前一篇:(回乡记六) 一个叫庙坝的小镇
后一篇:《结婚十年》蓦然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