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素苓:雪泥鸿迹赋

(2025-09-21 21:06:50)
分类: 诗书画印
焦素苓:雪泥鸿迹赋
旭宇先生题写书名

王继山:读焦素苓《雪泥鸿迹赋》

  家乡栾城编印的《雪泥鸿迹》书画集,收录栾城二百年来 30位书画家 300 幅作品,附录焦素苓《雪泥鸿迹赋》一篇。

  焦素苓《雪泥鸿迹赋》,前文后赋,千余字,取精用宏,论列精审,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书画前辈的崇敬之情。

  《雪泥鸿迹》书画集,丹青亮彩,翰墨飘香,家乡文脉,源远流长。

焦素苓:雪泥鸿迹赋

壬寅初冬,癸卯暮秋。斗转星移,历时一载。栾城文联诸君,忧先贤遗作,散落民间百有余年,多有椟珠不识而束之高阁者,恐湮没不存,悔之晚矣;且当今盛世,海晏河清,江山壮丽,人民富足,政府兴教化之意,铸魂培根以弘正道, 以文化人而聚民心。古栾悠悠,上下三千年才人辈出,然遗作了了,史据凤毛,后人欲寻几无可考,遂携栾有志之士三五,穿井巷,入田川,察名士,考古贤,历经寒暑交替,几代口耳相传,方于二百年雪泥之中寻得飞鸿指爪,付梓成书,故为此赋以歌之。

呜呼!雁过长空,影沉寒水。人生何似,鸿踏雪泥。泥鸿有迹,各奔东西。积沙日复,故事何稽?况丹青岁久色将淡,残纸束阁烂作泥。虽行云之流水,笔走之龙蛇,终不复存矣。
且夫弹丸要冲,栾子之邑。不乏文臣武将之才,又兼名宿鸿儒汇集。寒暑三千,星光耀熠。大浪淘沙,春雷振蛰。火树银花兮,恍遥遥以绽放;疏桐缺月兮,挂缥缈而人幽。赞曰:培缕非无松柏,地微亦有风流。但忧多少事,不复记春秋。
于是穿井巷,入田川。察名士,考古贤。历寒暑之交替,寻妙染而百年。得珍藏之墨宝,喜遗作乃将传。明珠再见,美玉生烟。书情画意,终续前缘。抚今追昔,意在师古破古;知往鉴今,方能守正创新。美哉栾邑,才若星河之灿烂。壮哉栾邑,福如喜雨而祥臻。
思夫前儒之翰墨,或如草芥,湮没于乡间;或如颓圮,萎靡于市井。偶有识宝之士,爱之私之,藏之纳之,终不得日月彪炳。痛哉!乃迎风雪,冒暑暄。穿行阡陌,遍访名门。邑之收藏者,尽人皆知。束之高阁者,相告以奔。旧墨浓香,重得天日。先人雅韵,如酒在樽。于是逐先辈之遗踪,溯丹墨之泉源。品万千之气象,惊百岁之清魂。
或如晚清,庆和醉墨如痴,灯下临帖不辍;嗜学成癖,异姿秃笔皆精。其书古拙,曾奉龙颜增喜。其刻劲遒,则教石匠目瞪;写意小山水,淡描素花翎。清名播少小,老大动京城。又如梦熊画雁,宁弃考而蹲守河畔;擅“锦灰堆”,仿破纹乃耗尽平生。伯棠写联,携墨汁于村户游走;情迷练字,执烟袋缘街头倒行。耀先习书,喜颜体以唐诗为对;廉洁大义,恨倭寇而辍笔不耕。至于世尧,出自名门,潜攻隶楷。书法严谨,气势恢宏。相传“十不写”,实乃做人明。
嗟乎!光阴荏苒,转瞬百年。民国至今,才人辈出。仁增勤学刻印,求章者络绎登门;朱子家训,致精微以述后人。乃知天公降才,不拘一格。文山异禀,兼拜名师;其画幽深,常得古迹。然多舛命途,半生困厄。或曰:为人耿介兮鸟不群,背绳追曲兮实不役。难阿权贵兮偏爱民,生活困顿兮又何惜?
又若恒达,温良和善,生性宽宏。其书中正,字如其名。上能为京畿文案,下可做西席布衣。百姓有求必写,挥毫从不违祈。至于半农,虽苟且于泥潭,乃汲汲于家国.有诗书以为证,修正史而留歌。悲夫!常感先人之气度,空发后辈之嗟哦。烟尘浩渺,岁月流波。雪泥鸿迹,今者几何?
幸有诸君奔走,同道相助。追游二百载,访谒遍城隅。救吉光之欲碎,存遗墨于将枯。惹一城之纸贵,得几代之存留。延古脉,效群儒。从兹始,莫踌蹰。膏泽一方水土,激发万里乡愁。功成当代,利在千秋。美哉栾邑,风骨奇幽。壮哉栾邑,夫复何求?

焦素苓:雪泥鸿迹赋
熊基权先生题词

注:
:“火树银花”引自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疏桐缺月”引自苏轼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据考,冯庆和为写出好字曾专用秃笔次纸练习,并故意以各种不适之姿态作书; 17岁到赞皇县书写碑文,字迹清晰,且遒劲有力,众石匠见状无不目瞪口呆;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京路经栾城,驻跸于龙岗书院,见到冯庆龢书法作品,惊奇夸赞:“小小栾城竞有如此高超的书法家,实在难得。”
据考,韩梦熊乘车去正定府考秀才,行至滹沱河畔,见沙滩落着一群大雁,车惊雁飞,又在远处落下,他马上下车开始写生,因此误了考试,别人都替他惋惜,但他并不后悔。韩梦熊擅长“锦灰堆”作品,所画破碗、破镜的裂纹,锔钉的色泽,破纸、破布参差不齐的边缘,被火烧后变糊的颜色,都十分逼真和饶有趣味。
张伯棠练字不光用笔写,还随时随地用长烟袋(过去人们吸旱烟用的工具,有长达二尺余者)在地上写。他赶栾城集回家时,不少时候都用长烟袋在路上边倒着走边写,一直从县城写到家门口,可见其用功之深。每逢年前,他让群众先把红表纸在家裁好,预先贴在门上或墙上,他拿着毛笔,端着墨汁,到各户在已贴好的空对联上执笔填词,直写到大年三十傍晚。
据考,张耀先富有民族气节,七七事变后,他回家为民,还要求家庭成员不干日本差事.同时也终止了他的书法创作。
张世尧有一怪癖,曾印有传单“十不写”,即;“人品不端不写,纸张低劣不写,要求字体不写,限制词语不写,限制日期不写,权势强迫不写,心绪不宁不写,环境不静不写,天昏地暗不写,气候不宜不写。”
耿仁增自幼爱好书法绘画,从《芥子园画谱》入手,自学成才,擅写隶书及花鸟画,尤擅画猴,画的猴子毛发清晰,活灵活现,为老百姓所喜爱,并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上门学习求教。自己在砖头、萝卜和橡皮上,勤学苦练,自学刻制印章,并逐渐为机关部门和书画爱好者刻章,成为“耿氏篆刻”创始人,
翟文山自幼喜欢美术,在上小学时就显示出了异于常人的美术天赋,深得杨唯真老师的喜爱,早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前身)。翟文山性格直爽,孤高耿介,不畏权贵,刚正不阿。许多人慕名求画,但其有两条不成文的规矩,即有钱者以钱压人不画,有权者以权压人不画,因此权贵富商求画往往屡求不得。但如果是普通村民求画则有求必应,不仅精心创作,还耐心地给村民解释作品的内容和含义。
尹恒达解放前在民国河北省政府做文书工作,后到北京警备司令部(傅作义部下)从事文案工作。解放后从北京回石家庄铁路大厂工作,之后回栾城,一生在乡村任教,直到退休。性情温良,为人和善,凡有乡邻索书者有求必应。每年义写春联,村民所开门市需题写招牌,其以近七十高龄仍登高为村民直接于墙体上书写,从不要报酬。
抗日战争时期,王半农曾在日伪联乡办事处做事,后担任康家庄伪大乡副乡长。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配合共产党对日伪军政人员进行政治瓦解,搜集日伪军活动情报,掩护抗日干都,为栾城抗日斗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中成为专政对象,身心受到损害。1979年2月,得以平反,1984年被选为县政协委员,1985年被聘请为栾城县史志办公室特邀顾问,参加了清同治《栾城县志》的校注工作,并写了清末、民国县情资料两万字。1986年王半农患了肺病,在病中,他还多次向看望他的领导建议抓紧时间,调集力量,抢救资料,编修新志。
在本书搜集资料期间,因遍访全城大街小巷及全区各乡村镇,对搜集资料拍照留存以备出书,所遇书画多因时间久远保存不善几近损毁,收藏者见政府重视,遂知其价值,纷纷到装裱店重新揭裱,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迹,同时也促进了民间书画的保存工作,对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洛钊词评

临江仙·题栾城二百年书画名家集萃《雪泥鸿迹》

洛钊

漫卷云烟藏翰墨,百年笔底留痕。

雪泥鸿爪认前因。

素笺凝古意,淡墨见精神。

且向残编寻雅韵,寸心遥接前人。

砚田香泛往来春。

精编传薪火,文脉自清真。

焦素苓:雪泥鸿迹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