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京张——京张铁路沿线及车站之西直门车站~三.车站东场

标签:
铁路文化图说京张铁路文化 |
东场为曾经的环城铁路站场,最初主要担当京张-环城铁路方向的列车到达,环城铁路废弃后,东场担当短编组的客货列车及单机到发。在2008年以前,东场的站台、雨棚、站场等老设施都还在发挥着原本的作用,直到新西场全部建成并使用,东场便沦落为机车转线及存放少量货车用途。东场的老设施也非常多,譬如老机务段、转盘、老兵营、弹药库等。
图为两台正在入房的机车
1916年,北京修建环城铁路,自西直门站北咽喉反向接轨,在东站台设到发线,于南咽喉东侧引出——摘自《北京北站志》。从上图来看,最初的东场位置是1911年修建的东货场,但上面这张地图的环城铁路线位有些让作者费解,作者猜想,如果不是图画错了,那么最初环城铁路的线位可能是米仓(西直门粮库),但由下图(1916年环城铁路与京绥铁路接轨处)来看,此图由北向南拍摄,确实有一条向东南方向拐的曲线,不过也能看出东场的一部分。而且上图的铁路跨越转河的位置也有出入,所以,此图还需推敲。
1916年环城铁路与京绥铁路接轨处(北咽喉)
西直门车站北咽喉,东场、西场合并之处,此图由北向南拍摄,摄于2004年
曾经的北咽喉,所有线路都是侧向。话说北站的正线其实是西二道,一直向南通向广安门,只不过确实不管是去广安门方向,还是去环城铁路方向,都是侧向运行。
西场拆除后,略显紧凑的东场负责全部到发作业,北站的车次一时间减少了许多
即将停用到发列车的东场与即将开通的西场
在2006年5月,新的北咽喉诞生,东1道被改成了另一种模式的侧线
北站的雨棚也在2008年修了起来
东1道出站信号机及由南北望北咽喉,停在西场的2559车底准备到通往四道口的牵出线上转线至东2道进行加水作业
东场的杂草丛生使此地充满生机,机车停放于其中,好似在草原上
在2007年12月2日,作为拍戏用途的东1道。曾有多个剧组及唱片公司来到西直门车站取景,譬如《梅兰芳》、《大决战》、《走向共和》、《大宅门》,歌曲《曾经的你》、《在他乡》、《当爱情经过的时候》
在拍戏中留下的标语,仿佛回到了日伪时代
萎缩后的东场,可见东站台上的老房屋已被新楼房代替,站房那边的雨棚也被拆除,老站房被铁栅栏围了起来
东场东南端,难得在北站一见的专运,摄于2006年6月
东场南咽喉原貌,此图由北向南拍摄,可见脚下已拆除了一组道岔,原来进入东2道的车可直接发向广安门。
站台上的树可有年头了,现在依旧保留
东场南咽喉原貌,由南向北拍摄,摄于2004年
环城咽喉被拆后的东场南端,摄于2008年
曾经的线路旁已经盖起了居民楼,摄于2008年
现萎缩过半的东场,站台上搭起了简易房
没落的东2扳道房,现已被拆除,右侧为原东、西场联络线
已萎缩后的东场,依旧繁忙,可惜现在连东风4都少见了
曾经的东4道,画右的大树下可见折返段的转盘栏杆,摄于1995年
九十年代的东4道南端
位于东六道东侧的西直门折返段转盘,由于蒸汽机车在80年代被淘汰,所以此转盘在搁置了10余年后,于90年代末拆除
很长一段时间内,转盘都是被填埋起来的,上面长满荒草,机车依旧走绕开转盘的出库线
图片左下方为转盘边缘,2009年已被填埋的转盘上铺上铁轨,同时拆除了东侧的绕行线
负责折返段进路与转盘的东四号扳道房,房前的大树是东场东侧的标志性参照物
东四号特写
今日之东场,据曾经的规划图说,东场会修两个站台,如今再看可能是够呛了。但能留点念想来怀旧也还不错,祝愿东场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