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办案录(七)—— 离奇的借款担保案

(2012-01-31 16:38:45)
标签:

杂谈

分类: 常年法律顾问、基础业务

7、2011年办案录(七)—— 离奇的借款担保案

【当事人】

A.金华L某   B. 宁波W某   C. 上海Z某

【案情摘要】

金华L某、宁波W某与上海Z某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平时关系较好,互相称兄道弟,分别称为“大哥、二哥、三弟”。

金华L某与上海Z某一起合作进行矿权投资,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纠纷,上海Z某通过上海法院起诉L某胜诉,金华L某应支付上海Z某3000万人民币。

金华L某在上海案件败诉后,为了对抗执行,一方面在上海上诉,另一方面在金华本地的义乌法院向上海Z某提起担保诉讼。诉由是,宁波W某曾经向金华L某于2010年8月份借款人民币500万元,上海Z某在借款协议中承担了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限为2年。

而事实是,宁波W某确实向金华L某在5月份借款500万,月息5分;而在10月17、21日又分别借了200万元和200万,月息3分。同时,在2010年6月开始,宁波W某就开始偿还利息和部分本金,并截至2011年7月份总计还了人民币900多万元。

金华L某开始要求宁波W某为其作证,证明他还的这900多万,与有Z某担保的案件无关,最终想达到让上海Z某承担500万的责任,并最终以抵消另案Z某对其3000万债权的一部分。但是宁波W某考虑到自身的法律风险,予以拒绝。

于是,金华L某另行对Z某的500万担保诉讼中,追加宁波W某为第一被告,同时将原来单纯的担保诉讼案由变更为借款与担保诉讼。另外,金华L某还对宁波W某提起50万的借款诉讼,认为其在500之外,还向其借了600万(注意:不是400万),并认为宁波W某还的900余万,只是针对这600万的本息进行偿还,而且还没有还清,故剩余50余万还需向宁波W某追索。

目前,义乌法院对50万的借款诉讼做出判决,驳回了金华L某诉讼,理由是宁波W某已经还清。但是,义乌法院的这个判决,对三个事情做了非常蹊跷的认定:第一,原本400万的借款,认定为600万借款,支持原告将同一日的汇款凭证与收据分开来认定的说法;第二,认定900多万均是优先偿还后面600万本息的,而不是优先还500万有担保的借款本息。第三,支持了月息3分利。

因为宁波W某还欠其他借款,在2011年11月份已经加入到浙江老板“跑路团”,所以无法上诉,最后这个判决生效,直接对之前500万借款担保诉讼产生的实质影响。

【案件评论】

    这起案件属于民间借贷中非常怪异的一起判决。相关法院对借款的事实认定,从本律师个人感觉而言,非常站不住脚。首先,同一天发生的借款协议、汇款凭证,和借款收据分开来认定为2笔,认定上非常勉强;要知道现金200万也是非常多的。而且之前500万的借款担保协议中,500万也是有汇款凭证和收条同时存在,法院怎么就没有分拆认定呢?法院之所以将一笔200万借款,分拆认定为400万的事实,其唯一的依据是一个手机短信上的文意理解。其次,900多万的还款金额,有的还款发生时间是在第二、三笔借款还未发生的时候,总应该是偿还第一笔借款的,那凭什么要认定是优先偿还之后第二、三笔借款,而不是第一笔呢?另外,支持3分月息,明显超过4倍利率的法律规定。

【律师建议】

1、 民间借款的协议、担保条款、汇款凭证及收据,一定需要互相印证,否则在特殊背景下可能被人拾捡漏洞。正如上面案件中将汇款凭证和收据分拆认定为两笔借款一样。

2、 司法判例不一致,所以还款时不光是汇款凭证,最好能够在还到一定阶段再进行一个书面结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