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辉林律师按:比起后半部分,我更倾向于读者阅读本人撰写的前半部分。谢谢!
民营企业经营困局的法律拯救
一、 民企经营困局的背景分析
回顾整个2011年,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前行步伐遭遇了市场狙击,面临的经营困局不比2008年来的轻松。首先是温州企业以“泰信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老板集体跑路,然后是宁波的唐鹰、七鑫旗、祥宁汽车城等中、大型民营企业老板“跑路”或“跑路未遂”,而杭州浙江省最大的房产地开发商绿城集团也一度面临资金链紧张,年底靠变卖项目换取现金流的尴尬境地。
而展望2012年,从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延续2011年下半年经济下行的趋势明显。
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影响浙江省及宁波市最大的一块是出口贸易。而自2011年8月份开始已经连续四个多月外贸出口额环比下降;全国外贸顺差由2010年的1800亿美元,降至2011年的1500亿美元左右;再加上欧债危机的滞后影响还未显现、全球各国纷纷针对中国的“双反”及各种贸易壁垒的贸易保护政策、国内的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因素等等,2012年的贸易出口将又一次面临严峻形势。
而涉及其他两块拉动经济的引擎,也存在下行趋势。
关于投资:今年传统投资领域(房地产、钢材、造船、航运、电解铝)以及国内新兴投资领域(光伏、稀土)均出现全行业亏损或不景气,加之在一些投资领域(包括有机农业、酒庄、物联网等)泡沫齐聚效应已经初显,加上国内央行货币政策不确定,所以要么捂住钱袋子,或者要么资本流出境外等,成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先生存、再发展”的整体战略下的不多选择。
关于内需:多年以来的不合理收入分配体制导致国内基础阶层及中产阶层的收入并未向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一样持续快速增长,而且连续的CPI上扬,导致本来不高的收入增长被“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通货膨胀抵消。加上大宗消费如住房、汽车等,从房地产、汽车的整年的运行趋势来看,并不能明显拉动国民内需。加上消费品的税费结构不合理形成的价格剧烈反差,导致出现国人集中到香港或境外采购的怪象。
包括国务院及众多投资机构,都调低了明年GDP的增长预期,由今年2011年9.2%左右,在2012年预计在7.5%左右。因此,根据以往的经验,经济是否能够实现软着陆,考验着我们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也考验着我们民营企业的承受能力。而在这个阶段,必然出现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甚至个别的大型民营企业,将无法熬过明年的严峻经济形势,势必出现企业资金链断裂和关门、歇业、倒闭的现象。
二、 企业经营困局的法律拯救
民营企业的主要经营困局最严重的局面莫过于资金链断裂。而造成资金链最终断裂,归结起来是因为主业经营不善、或者多元化投资失败,而又缺乏有效的继续融资能力。
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后,因老板跑路或者因刑事羁押,会产生的一系列不良社会、经济、法律后果等连锁反应。政府第一时间从维稳大局考虑,由政府先行垫付部分资金用于支付资金;或协调金融机构不压贷,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营;或派驻工作组,对问题企业进行监管,包括财务监管、资产监管等。
上述由政府采取的政策性应急措施,在应对企业严重危机时能够起到及时防止不良事态扩大的作用;而要达到让企业能够重新走出困境,继而恢复造血功能,以及实现对企业债务的有序清偿,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法律方法与路径来拯救企业,避免企业的最终消亡,让辛苦培育的知名品牌得以保存和延续。而这些法律方法与路径概括起来就是企业重组。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已多次成功承办的企业资金链断裂后或企业经营困局下的企业重组项目,策划了各种重组方案,使得企业走出困境,打开了新的局面。例如:
企业重组项目1;新盈系企业重组(关键词:极致复杂,抽丝剥茧)
新盈系企业曾是镇海知名的钢铁贸易、精密薄板生产企业集团,共有六家关联企业。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钢材价格由6000余元一路下跌至2000余元,新盈企业之前高价购进钢材成了无法变现的亏损资产,企业资金链瞬间断裂,而在处置货物资产时又因为物权关系导致债权人诉诸刑事渠道,法定代表人即老板被刑事羁押。在这种不利局面下,政府首先出面稳定了员工及生产线,而海泰所也在2008年底正式介入到长达3年时间的企业重组过程中。经过一套套重组方案及组合拳,包括破产重整、民间重整、债转股、体外循环等等,引入第三方重组中也先后更迭了几波重组单位,最终由银亿集团出面重组,按照先内部、后外部;先金融债权人、后一般顺位债权人;先合作偿债、后现金偿债等企业重组及债务重组思路,最终在2011年底基本完成了新盈系企业的重组。在整个企业重组过程中,策划了内部重组方案,签订了企业重组框架协议及各类备忘录,背靠背完成了400余家债权人的债务和解谈判,同时逐次完成资产解封。其中各种法律技术难题以及重组过程中的各种枝节障碍,都依法得到妥善处理和安排。目前新盈系企业已甩开债务包袱,按照既定的经营计划恢复了生产与经营秩序,企业员工及技术、管理团队得到稳定,企业有效资产得到保留,企业原股东的利益也得到合理的照顾,重组方也能够积极运用好重组企业及资产,皆大欢喜。
企业重组项目2:某纸业公司重组项目(关键词:律师做红娘牵线搭桥)
宁波某纸业有限公司为一家马来西亚公司独资控股的企业,成立于2003年,2006年正式投产运行。该公司拥有两条世界上先进的1900mm和3800mm特种纸生产线,年产3万吨特种纸,产品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主要供应国内外市场,并可替代国外进口。但因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境外投资者的资金链受到重创,后续投资款一时无法到位,企业生产陷入困境。与此同时,贷款银行也诉诸于法院,要求提前还贷。在接受该企业重组委托后,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发挥自身信息平台的优势,帮忙牵线搭桥,介绍一家有实力的顾问单位,成功为该企业引进该战略投资者。通过重组整合,该企业重新焕发活力,日常经营步入正轨,公司员工的人心也得以稳定。
企业重组项目3:某金属公司重组项目(关键词:力挽狂澜,拯救企业)
宁波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为宁波市一家专业从事铜棒加工、销售的企业,年产值过亿。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铜产品价格暴跌,企业利润日薄。今年7月,该企业因生产经营受挫,面临众多贷款银行提前收贷的重大不利局面。在遭法院财产保全后,企业大部分员工也因此诉诸劳动仲裁委,要求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并索赔经济补偿金。在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临危受命,组建了由主任带队的专业律师团,提供企业重组专项法律服务。海泰律师一方面为企业经营者打气、鼓劲,稳定其情绪和信心,另一方面凭借专业的业务能力,为企业量身定制危机解决方案,并为此提供了大量的谈判、法律文件起草、应诉等非诉、诉讼法律服务,通过合法的路径将企业带入到重组的稳定期。此外,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海泰所主动为企业减免了部分律师费。最终,在政府部门及事务所的大力推进下,该企业成功获得银行转贷,系列劳动纠纷也得到妥善解决,成功转危为安。
三、 结语
201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的宏观思路,为2012年经济定调。面对新一轮的市场考验,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又要面临新的一轮洗牌。产业转型已经成为民企的思考方向。企业重组离不开政府支持,同时企业重组更加需要法律的途径来解决。海泰所的企业重组律师团队,希望能够运用合情合法、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企业走出困局,最终稳定经济、稳定社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