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定牌加工中的侵权问题
【案例】
2007年8月,上海某公司根据意大利外商委托,生产价值50多万元标有“ASCI”商标的锁具,产品全部出口至意大利。委托方在意大利拥有该商标的所有权,但在中国不受保护,而“ASCI”商标在中国大陆的权利人为淮安某贸易公司。上海公司履行这批货物的报关手续时,海关认为该批货物可能侵犯该淮安贸易公司已经在同类商品注册并在海关总署进行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的商标权,不予放行并通知淮安贸易公司。根据淮安贸易公司的请求,海关扣留了该批货物。上海某公司损失惨重。
【律师评析】
宁波作为一个对外开发程度很高的港口城市,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商人从宁波订购产品并从宁波出口到世界各地。而定牌加工成为其中最常见的加工和贸易方式。宁波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知识产权的“陷阱”。企业在承接定牌加工业务时,部分企业自身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未有效审核知识产权状况就盲目接单、生产、出口,往往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遭受的经济损失也无法弥补。
为防范定牌加工生产中的侵犯知识产权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海泰律师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知识产权法律的基本法律法规,特别是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法律法规。
二、加工企业要注意审查外商的相关资料。并将外商留下材料的复印件备案留存审查一般要审查以下事项:首先要审查对委托方主体资格,对有些信用不可靠,委托加工的量完全超过出经济能力的委托方就要多加小心,尽量不承接该业务;第二要审查商标权的合法性,看该商标是否已经获得注册,委托人是否是商标权人,这个问题可以直接上国家商标局的官方网站检索,是否注册,注册人是不是委托人,一目了然。如果委托人不是商标权人,其是否已经取得合法的授权,这个问题不能直接查,可以要求委托人出示相关文件以证明已经取得合法的授权,这些文件如果造假一般是无法审查的,那么可以考虑要求委托人进行公证等。
三、加工企业要注意签订委托加工合同,要求外商在合同中就知识产权问题作出承诺。不仅要与外商签订委托加工合同,而且在合同中增加承诺条款,约定如果商标发生侵权,全部责任应由外商承担。
四、是外商要求生产某个特定知识产权的货物时,企业可登陆中国海关网站,在“知识产权备案系统”,查询该知识产权是否申请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一旦了解到你外商委托你加工的商标已经被他人在海关备案,就必须停止加工,否则企业就将遭本文案例中的情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