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熙为何写三点水的“魚”?

(2012-12-18 22:28:31)
标签:

人民日报

杨立新

三点水

康熙

鱼尾

分类: 名胜古迹“著名错字”辩诬
   作者按语:在我国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遍布着流传久远的楹联匾额和碑刻摩崖。对于其上的古人题字,我们习惯于按照当下的文字符号系统进行辨识和解读。一有不符,便妄加猜测,或者武断地认为古人写错字,或者认为这样书写大有深意。一些导游还信口胡说,瞎编乱造,忽悠误导游客,相沿日久,以讹传讹,以至积非成是,谬种流传。这不仅是对我们古代先哲的戏说和污蔑,也是对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尊重,因此非常有廓清的必要。本人为此特写出一组“名胜古迹‘著名错字’辩诬”系列博文,从文字学和书法的角度探根求源,以期还历史以真相,还古人以公道。

    康熙为何写三点水的“魚”?

——名胜古迹“著名错字”辩诬之五

杨立新

  在杭州西湖苏堤南段西侧,有一处以花、港、鱼为特色的著名景点,它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在红鱼池前,立有一通康熙皇帝御笔题写的“花港观鱼”石碑。本来,这碑与同为康熙所题的其它十景碑并无什么特异之处,只是因为“魚”字下面的四点写成了三点,却成了是非口舌之地。

http://sns.people.com.cn/uploads/figureCaptions/Image/e6/9d/a8/20e7ab8be696b0/1353976986042.jpg

  请听导游的解释:“大家知道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魚’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爷笃信佛教,向来有‘佛爷’、‘善人’之称,他不忍见鱼在火中烧烤,便将‘魚’字底部的四点有意错写成了三点,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

http://sns.people.com.cn/uploads/figureCaptions/Image/e6/9d/a8/20e7ab8be696b0/1353976986042.jpg

  请听导游的解释:“大家知道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魚’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爷笃信佛教,向来有‘佛爷’、‘善人’之称,他不忍见鱼在火中烧烤,便将‘魚’字底部的四点有意错写成了三点,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

   应该说,这种戏说很有些人情味和生态意识,但是我想,倘若康熙皇帝泉下有知,也不会同意的,因为明摆着就是说他连小学也不通吗?此种“揣度圣意”的事情还是不做为好。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汉字里,四点水并不都代表 “火”,“鱼”字可就是个例外。

   我们知道在汉字里,“灬”多表示火,如“照、煮、熬、煎、热、熏”等字。但“魚”字下面的四点,却是古文字“魚”的鱼尾形状的变形,并没有“火”的意思。下面是“鱼”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http://sns.people.com.cn/uploads/figureCaptions/Image/e6/9d/a8/20e7ab8be696b0/1353977106264.jpg

 

  通过“鱼”的字形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鱼”字就俨然一幅鱼的非常具象的图画,下端是悬垂的鱼尾;金文中的“鱼”字有所抽象,鱼尾也变得字符化了;在小篆中,“鱼”字被进一步抽象化和字符化,鱼尾部分有点像篆书的“火”字形了(见下图)。 

http://sns.people.com.cn/uploads/figureCaptions/Image/e6/9d/a8/20e7ab8be696b0/1353977247699.jpg

   小篆过后,接着就出现了中国文字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隶变”——小篆开始向隶书演变,从而结束了古文字阶段。为了解散篆体,以求简便,隶书中一些本没有联系、但形状相近的偏旁出现了混同现象。“灬”便是如此,“鱼”字的鱼尾部分与下部为“火”的汉字在汉字演化过程中就趋同到四点上。

  除了“鱼”字外,还有个“燕”字,下面的四点是燕尾形状的字符化,也与“火”没有任何关系。它们都是象形字而非会意字。下图是“燕”的金文和小篆:

 http://sns.people.com.cn/uploads/figureCaptions/Image/e6/9d/a8/20e7ab8be696b0/1353977374680.jpg

 

  其实,只要动脑子想一想,我们的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是绝不会把动物放在火上烧烤的,这与古代所奉行的天人合一、天地合德的理念不符。然而,“熊”字却是个例外。

  “熊”字的初文为“能”字(见下左图),在金文中,“能”字即是一头熊的形状,后来被假借走了,为了区别,人们又造了个“熊”字(见下右图)。那么,古人为何要在“能”下加“火”呢?这可能与熊姓的先祖“火神”祝融有关。

http://sns.people.com.cn/uploads/figureCaptions/Image/e6/9d/a8/20e7ab8be696b0/1353978005611.jpg

 

   搞清楚了“魚”字与火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康熙为何要写三点水的“魚”呢?

  这道理就更简单了,康熙所书字体为行书,在行书的书写中,经常出现省笔现象,将四点水写成三点水就再正常不过了。

   下面是我国当代书法家田蕴章先生在其“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节目中书写的标准行书“鱼”字。大家看了,也是三点,你能据此说田先生也信佛,有意写错字吗?

http://sns.people.com.cn/uploads/figureCaptions/Image/e6/9d/a8/20e7ab8be696b0/1353977985590.jpg

  为了进行量化比较,下面我们摄取书法字典中的“鱼”字的行书。

 http://sns.people.com.cn/uploads/figureCaptions/Image/e6/9d/a8/20e7ab8be696b0/1353978090271.jpg

   可以看出,“鱼”字的行书写法有多种,下面既可以写成四点,也可以写成三点,也可以写成两点(形如一个“大”字),还可以写成一横(简化字“鱼”为其楷化)。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三点水的“鱼”字在行书里比较普遍,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