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不是被“教育”出来的,而是被“蹂巴”出来的

(2019-05-01 19:00: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文化

火车上听一女士打电话教育儿子:“你不要再学习了,不要光想着挣钱,这样多没意思!将来等你毕业,人生就只有赚钱吗?

女人不喜欢只会赚钱的男人,女人喜欢又会挣钱,又帅,又会玩的男人!你现在不练习如何玩、如何哄人,未来不会有女孩子喜欢你!

你赶紧从学校过来陪妈妈,和妈妈一起玩,妈妈现在让你免费练手,将来可以顺利找女朋友!

成绩好只是一个方面,人生还有很多方面!如果不会欣赏美好的风景,成绩好又有什么用?”

挂了电话,女士对老公说:“他其实可会玩了,但我话还得那样说!我就是要和其它妈妈不一样,鼓励他玩!

他要去参加补习班,我也不让去。他求了我很多次我才同意,然后他上了补习班成绩提高很快!只有得来不易的东西才会珍惜!”

这个女士育子的最大秘诀,不是心机深,也不是话语奇,而是“语感蹂巴”。(可惜我没录音,不能再现“蹂巴”的感觉)

心灵不是被教育出来的,而是被“蹂巴”出来的!

譬如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吴熙娟,“蹂巴”心灵的功夫出神入化!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病人不是被她的叙事疗法治好的,而是被她蹂巴好的!

愿天下孩子都能活在被“蹂巴”的滋润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