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学文化 |
火车上听一女士打电话教育儿子:“你不要再学习了,不要光想着挣钱,这样多没意思!将来等你毕业,人生就只有赚钱吗?
女人不喜欢只会赚钱的男人,女人喜欢又会挣钱,又帅,又会玩的男人!你现在不练习如何玩、如何哄人,未来不会有女孩子喜欢你!
你赶紧从学校过来陪妈妈,和妈妈一起玩,妈妈现在让你免费练手,将来可以顺利找女朋友!
成绩好只是一个方面,人生还有很多方面!如果不会欣赏美好的风景,成绩好又有什么用?”
挂了电话,女士对老公说:“他其实可会玩了,但我话还得那样说!我就是要和其它妈妈不一样,鼓励他玩!
他要去参加补习班,我也不让去。他求了我很多次我才同意,然后他上了补习班成绩提高很快!只有得来不易的东西才会珍惜!”
这个女士育子的最大秘诀,不是心机深,也不是话语奇,而是“语感蹂巴”。(可惜我没录音,不能再现“蹂巴”的感觉)
心灵不是被教育出来的,而是被“蹂巴”出来的!
譬如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吴熙娟,“蹂巴”心灵的功夫出神入化!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病人不是被她的叙事疗法治好的,而是被她蹂巴好的!
愿天下孩子都能活在被“蹂巴”的滋润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