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向命运》第38章|需要与想要:北京女爱上广西男,带他去了这个地方

(2018-11-04 16:50:49)
标签:

广西

陆川

融安

豆汁

天坛

分类: 走向命运

日照当头,我与文官来到八达岭脚下。

文官的嘴闲不住,天南海北地说,连团体活动中组员们的个人隐私也说。

尽管他是男人,但却碎嘴,藏不住事儿,典型的大喇叭。

 

我与他正好相反——什么话从我耳朵进,都直接去往肚子。

想从我嘴里套出话,很难。

我也很少讲话,为何?——

现代人说:“以法治国!”

古人说:“以德治国!”

我说:“以间治国!”

没记错的话,“以间治国”出自鬼谷子,我与他老人家不谋而合。

因要“以间治国”,故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外部信息、尽可能少地暴露自我信息,或给对手抛去错误信息。

从小我就爱布“迷魂阵”,让人搞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开心时,我面无表情,甚至发点儿脾气;生气时,我抿嘴微笑,给人和蔼可亲之感。

在办公室斗争中,谁也搞不清楚,我到底是谁的人,谁是我的人。我会努力制造假象,隐去我的来处和归途。

 

仕途上有两种人、两种玩法:

一种是四处张扬自己认识官员、名人,然后借助他们的势力,获取各种资源,一路攀爬。

一种是“深藏身与名”,在不同土壤中埋下种子,令其在各种势力中生长,保住一脉繁荣。

……

 

我穿着羊绒衫、狐狸皮、羽绒服,还蜷着身子瑟瑟发抖;他穿一件秋衣一件薄外套,却昂首挺胸。

我:“你冷不冷啊?”

文官:“不冷!”

我:“衣服这么薄,居然不冷?”

文官:“这件衣服可贵了,600多!所以别看薄,御寒效果好。”

我心想:600多也叫贵啊?我的每件衣服都上千,而且都是好料子,御寒效果不可能比600多的差!

我:“你每月挣多少?”

文官迟疑了一下,道:“7000!”

我清楚地记得:早上看到的消息中,文官月薪是3000多。

我:“哇塞,在四线城市能挣7000,太了不起啦!你肯定是当地的人才!”

文官:“……

我:“我每月才挣2000。”

文官:“不可能!我们那里的底层工人,都能挣2000。”

我:“北京人穷!”

文官:“怎么会?!”

我:“风太大,冻死我了!我想买顶帽子,你买不买?”

文官:“不买,我不冷!”

之后,他去洗手间,我去买帽子。

 

长城脚下卖的都是军帽,难看得要死。

换了平时,也就买来戴了,保暖第一!

但文官面前,形象第一,宁可冻着!

转了一圈回来,发现文官没了,一种仿佛失去了什么的感觉涌上心头。

文官:“我在这,买门票呢!”

我回过头,他排在长长的队伍里。

我:“给你钱,给你钱!车票是你买的,门票不能再让你买了!”

文官:“不要不要!”

我:“不行不行!”

我把钱硬塞给他。

 

之后游长城。

文官特奇葩:放着大好风景不拍,非拍长城脚下的国旗杆子。

他来回摆姿势,提醒我务必照全国旗!

我:“您是学心理的,还是搞政工的?”

文官:“什么?”

我:“没什么!”

文官:“你的相机还能用么?”

我:“能!”

之前上课,文官把我新买的佳能相机摔了,镜头盖不能完全打开。

文官是我的煞星,只要与他在一起就横祸不断。但正是这浓郁煞气,助我完成了脱胎换骨!

 

北风呼呼吹,脸蛋被刀割。

还好带了围脖!

我:“帮我系围脖!”

说罢,把围脖塞到文官手里。

文官羞答答地拿着围脖,不知所措:“自己不会系吗?”

我:“我穿那么多衣服,围巾又太短,手够不到后面!”

文官把我脑袋裹得严严实实,并在脖子后系好。

那感觉真好,甜蜜蜜!

 

我俩边照相边爬长城,晃晃悠悠。

忽然,他指着一棵树:“这是不是枣树?”

我看了看,噘着嘴:“不知道!”

文官仔细看了看树的枝桠:“就是枣树!那棵是柿子树!”

顿时,觉得他好生厉害,什么树都认识!

北京人,特别是我这种80后城四区长大的北京人,都傻,见过的世面少,不分五谷、不辨菽麦,连树都不认识!!!

 

忽然,一只小松鼠蹿过!

我:“好可爱!好可爱!我最喜欢小动物了!好想养动物!”

文官:“那就养吧!”

我:“没法养!北京是什么地方?禁止动物入内!”

文官:“什么?”

我:“记得小时候,大概两三岁时,不知谁给我买了鸡、鸭、兔子。玩了没两天,居委会奶奶就来了,把它们都带走了——说太脏,有传染病,市中心不许养动物。”

文官:“……

我:“后来我的小兔子、小鸭子、小公鸡,都被扒皮、拔毛吃了!”

文官笑了笑。

我:“男人看见鸡、鸭、兔子的感觉,与女人就是不同!”

文官:“有何不同?”

我:“女人看到它们,想养宠物;男人看到它们,想一锅还是两锅。”

 

走着走着,台阶开始变得湿滑陡峭,常有游客摔倒。

文官把手伸出来:“我拉着你吧!”

我毫不犹豫地把手给他。

 

按理说,我睡过男人无数,对“拉手”之事免疫。

但当时不知怎了,超级兴奋,仿佛占了文官多大便宜、吃了文官多少豆腐。

我希望危险的地段永远走不完,一直这样拉下去。

 

事与愿违,湿滑的台阶很快没了。

我依然紧紧拉着文官的手,没有放开的意思。

文官:“放手吧,现在安全了!”

我:“哦!”

 

离开长城,我俩在候车室等火车。

那是一个很小的火车站,阳光洒在椅子上,温馨而宁静。

我:“你生日是哪天?”

文官:“720日。”

我:“我爸爸也是720日,巨蟹座。”

文官:“真的?太巧了!”

我:“以后我就不会忘记你的生日了!”

 

火车上,乘务员销售印有各种图案的鼠标垫。

文官花40元买了五个。

文官:“送你一个吧,挑一个喜欢的。”

我:“我不要,你带回广西送人吧!”

文官:“你说对了,我就是要送人的。”

我:“所以我不能要啊!”

文官:“有一张就是要送你的,挑一张吧!”

我:“不要,谢谢!”

文官:“送你这张吧!”

他把一张印有粉红色桃花林的鼠标垫递到我手上。

我:“我最喜欢这张了!”

文官:“就知道你喜欢这张!”

我:“你怎么知道的?又察言观色我了?”

文官有个特点:总看别人脸色,说话过分小心。

别人眉宇哪怕微微一动,他就立刻如惊弓之鸟,重整话语。

文官:“你不喜欢光秃秃的树枝,就一定喜欢花了!”

我:“……

文官:“你说过,你喜欢粉色。”

我:“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记不起来了?”

文官:“以后看树枝害怕时,就看这幅画,想象着春天来了,就不害怕了!多想美好的事情,多看美丽的景色!”

 

下了火车,刚傍晚四点,还早!

我带他去天坛——我觉得天坛才能代表北京,所以一定要让他看!

结果天坛不给力,祈年殿关门了!

于是又带他去天坛对面的锦馨豆汁店——我觉得豆汁才能代表北京,所以一定要让他喝!

 

我最爱喝豆汁,从小喝豆汁长大。

但估计他不爱喝,而是想吃辣的。虽然他想吃,但我不给吃——北方干燥,吃辣上火。

我点了店里几乎所有东西,每样都想让他尝尝,不枉来北京一趟。

文官:“别点了,吃不了,别浪费!”

我:“没事儿,浪费不了!吃不了兜着走,明天火车上吃。”

文官:“火车上有饭。”

我:“有饭也不妨碍你吃这些!这家店是正宗老北京风味,也就我这个老北京人知道这里!你尝尝豆汁,这家店的才是绝对正宗,其它地方卖的都是假的!”

文官听后,兴高采烈地喝豆汁。

刚放进嘴里,他就差点儿喷出来。

我:“哈哈哈哈,喝不了就别喝啦,一般人都喝不惯,北京人也喝不惯!检验是不是正宗北京人的方法,就是让他喝豆汁。”

文官:“还好!”

我:“别喝啦,这个太难喝,尝尝味道就可以啦,我去给你买碗粥!”

文官:“别买了,别浪费!”

我:“给你买豆汁,不是要让你喝完,就是为了让你尝一口,知道什么味道,长见识!如果怕浪费,我一开始就不会给你买豆汁,更不会带你来这里!”

 

人与人的追求迥异,对待客之道的理解亦不同!

有的人待客,奉行“宾至如归”,让客人吃到家乡味道、喜欢味道;

有的人待客,奉行“特色招待”,让客人吃到当地味道、奇特味道。

我属于后者,也希望别人按照后者对待我。

我最烦的,就是在北京吃完麦当劳,去了上海又被招待麦当劳,到了美国还是麦当劳。

 

第二天,文官回广西了,我却总也忘不掉他。

隔三差五,我俩就聊几句。有时我主动找他聊,有时他主动找我聊。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要看两个人的朋友圈:凡微的,文官的。

 

有次文官去厦大,拍了组学生画的海报,发到了朋友圈。

他怕我没看见,又在我看朋友圈时重发一遍,并特别注明:“注意看海报上的字。”

海报上写着:“遇见你真好!”

 

年底,他回老家,拍了好多照片——漫山遍野的融安金桔、鸡、陆川猪。

我超级兴奋,吵着要玩它们!

他发来音频:“老母鸡是用来吃的,老母鸡用来吃的,果也是用来吃的。”

再次听到他声音,兴奋无比。

我:“不许吃!!!猪猪好可爱,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可爱的猪!”

陆川猪真的好可爱,粉嫩嫩的身上长着黑黑的花纹。

 

日子一天天过着,我总对文官说:“我想你!”

文官:“怎么会那么想我呢?”

我:“就是想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文官:“你这个‘想’字用的好频繁啊!”

我:“嗯,我也觉得用得太频繁,八成又染上什么病了。您给诊断诊断吧!”

文官:“相思病可能。”

 

某天上午,我的“孤独病”又犯了,于是问他:“什么是孤独?”

当时他可能忙,只回复了一句:“情感没有寄托。”

晚上七点,他突然在群里说话,想把我引出来聊天。

不巧,儿子高烧40度,给我急的团团转。

他在群里一直等着我,通过他发的话语,我感受到他的焦灼。

 

不知是儿子高烧让我自责,还是担心文官真的会爱上我,总之那晚,我不想再与他这样暧昧下去。

“现实感”回来了,敲醒沉睡在爱情中的我——

我不能为了一个男人,而伤了全家人。

虽然很喜欢文官,但他没北京户口。就算我手眼通天,能在北京户口紧缩的局面下再办一个,也不代表文官有能力在北京立足。

我没有正经儿工作,收入很低,如果没有老公养着,我将食不果腹。

 

夜里,我给文官写了长长一封信,虽然表述隐晦,但他那么敏感聪明,一下就明白了我想冷却这段感情的心思。

那晚以后,文官就不理我了。无论我怎么和他说话,他都爱答不理。

我没想到他的反应如此激烈,更没想到自己无法忍受他不理我。

于是天天骚扰他。

结果越骚扰越不理我,最后他索性一言不发,不回复我任何消息。

 

本来我就有毛病——别人不回复消息难受,于是N多年不使用手机。

现在他不回复,我就更加疯狂——火气大、说话冲、找茬、哪壶不开提哪壶、捣乱、给他按罪名——反正男人越讨厌什么,我越做什么,不断挑战他的底线。

 

我俩陷入恶性循环:越不回复我,我越发;我越发,他越不回复。

虽然他面上不回复我消息,但却在朋友圈中发文章影射我,诉说他想对我说的话。

 

有次我挑衅他:“你要那么不想见我,给我拉黑名单啊!干嘛不给我拉黑名单?”

他不理我,然后发朋友圈:“屁股上点火,速度太快,追不上。”

 

由于他总不理我,渐渐地,我变得漫无目的地想说什么说什么,想起什么就说什么。

有次说得有些神经质,他忍不住了,发来消息:“你真想让我给你拉黑名单啊?”

我:“是!你给我拉黑名单我就踏实了!谁让你总不理我!我到底最错了什么?”

文官:“你给我的,都是我不需要的。”

 

一听“需要”两字,我立刻有感觉了!因为就在前几天,我正试图拆散一对儿情侣——

我:“我就不明白,你怎么看上她了?!”

男人:“我也不明白!”

我:“她人品那么差,你不知道么?”

男人:“人品很重要么?”

我:“人品不重要么?”

男人:“不太重要!”

我:“那什么重要?”

男人:“需要重要!”

我:“需要?”

男人:“是的,我的需要最重要。”

我:“你需要什么?”

男人:“我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我:“太滑稽了,你居然认为需要最重要!找对象,首先要看人品。人品不好,直接pass了!”

男人:“人品好,不能满足我的需要,又有什么意义?”

我:“需要有两种:一种是你想要也确实需要的,另一种是你想要却不需要的。除非你能区分清楚它们,否则太看重需要不是什么好事。”

男人:“没理解。”

我:“譬如,一个广西人,身处广西潮湿之地,他想吃辣椒,也确实需要辣椒,若吃了辣椒就是好事;后来他来到北京,身处干燥之地,他依然想吃辣椒,但此时却不是真的需要辣椒,若吃了辣椒就是坏事。”

男人:“……          

我:“所谓智慧,就是真正知道,哪些是‘需要’,哪些是‘想要’。”

 

虽然菲利普·科特勒一再强调客户“想要(需要)”,马斯洛创立了“想要(需要)”理论,我的这位男性朋友也十分重视“想要(需要)”,但我就是对“想要”视而不见!

我认为,“正义”“绝对真理”“善恶”等东西,凌驾在“想要”之上——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直到文官说出“需要(其本质是想要)”二字,我才真正重视起“想要”这种东西。

我:“那你需要什么?”

文官沉默,没告诉我他想要什么。

 

我继续每天给文官发消息,时而温柔、时而凶猛、时而找茬、时而痛哭……

文官以不变应万变:无论我说什么,就是一个字都不回!然后必要时发朋友圈,直击我要害。

文官是天生的心理大师,极其了不起!

比如,每个给我看过病的心理医生(很多还是中国心理学界知名大咖),都对我说:“你缺少关注,你需要别人的关注!”

每次听后,我都反击:“我不缺少关注,也不需要关注!”

之后和棒槌心理医生们陷入拉锯战——

一方面,他们非要说我缺少关注,没完没了分析父母如何不关注我,并坚信父母不关注我给我带来伤害;

另一方面,我非得证明自己不缺少关注,反复强调自己天生是被关注的命,从小到大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关注!

文官比帮追心理医生们强百倍,他在朋友圈中只写一句话,便让我心服口服:“这个世界并不是没有人爱你,更不是没有人关注你,只是你爱的人不爱你、不关注你。”

 

这就是高手心理医生和棒槌心理医生的区别:棒槌只会画出一个大范围,然后在这个大范围里瞎逼逼;高手会在这个大范围里快速找到靶点,然后直击靶点治病。

“只是你爱的人不爱你、不关注你”——这个靶点极其精准,瞬时解开我的惑,令我释然并安然。

 

有天我喝多了,给文官发消息,大谈张国荣跳楼之前,我也想跳楼的那段往事。

第二天醒来,发现他把我拉黑名单了。

瞬时,一股轻松感袭来——他总算把我拉黑了,从此我的世界就清静了,再不会因为他的存在而闹心!

 

第一天,没事儿,倍儿坚强,一副大义凛然、毫发无伤的模样,该吃吃,该喝喝,该乐乐。

第二天,就不那么舒服了,六神无主,魂不守舍。

第三天,倒床上起不来了。

 

从此,历时三年的巨大浩劫,正式拉开序幕——

 

 

《走向命运》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