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坡渡口起始

标签:
历史军事文化图片情感 |
分类: 古今中外乱弹 |
白坡渡口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能说清楚的是,最早的白坡渡口,不叫白坡这个名字,也不是在后来的这个白坡的位置。原因就是沧海桑田,日月变化无边的结果。
黄河通过了塘沽卡拉山,经过黄土高原,一直是狭窄、喘急、波涛汹涌的河道后,到了中原的孟津关外,整个的地形缓和了下来,黄河水流也就缓慢了下来了,这里的水面也宽阔起来,又十分的平缓,非常利于大小船的摆渡,所以很快就被人们修建成了方便停船的白坡渡口。
白坡渡口以西的黄河两岸也有许多渡口,由于山高路远,渡口运输很受限制;下游有众多渡口,但河水反复无常,很不稳定。;唯独这里条件优越,所以,白坡渡口很快就成了黄河中下游千余里河道上最佳的码头,是数省水运货物的主要集散地
由于地形的变化,黄河从这里一直到大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扇面,因此,河南、河北、山东,被黄河水淹了无数次,而白坡渡口,就好像扇子的缝合处,随着扇子的变化,也在动作,也就是在变化!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大自然面前,人——那可真是“人或为鱼鳖”!所以也才有了各朝各代的治水工程!
而古时候的白坡黄河河道,也根本就不是今天的白坡这个黄河河道。
黄河河道在今天孟县南面的开仪村,从白坡东边的冶戍紧南边过去,到化工镇的开仪村,再到东边流出孟州县境!跟现在的河道直直往北,差了十多里。因为在现在的开仪村,有那会儿黄河的水坝遗址为证!
而在那会儿的黄河河槽河面也没有现在的高!
那个时候的郑州城、开封城,是要比黄河水面要高许多的,而不是今天的黄河水比郑州开封高出将近十米——使得河坝比郑州开封城无可奈何地高出许多!远远望去,黄河就像悬挂在空中一样,因而被称为“悬河”!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冲刷、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体呈现出浑浊的黄色,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尤其是黄河冲出邙山,进人平原,落差骤然变小,泥沙大量沉积,致使郑州开封段的黄河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增高,日积月累,从而导致了两岸大堤日增年高。这里就成了中国最高的悬河,开封的一段位于开封市北10千米处黄河南岸的柳园口,这里河面宽8千米,大堤髙约15米。
此处的河床已高出开封市区地平面7—8米,最高处达10米以上,正因为黄河被两岸大堤夹护着从开封城北高处汹涌流过,形似天河,故世人将这种人工奇观称之为“悬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
而且开封历史上,史上开封城被黄河水总共淹埋了6次
黄海之所以叫黄海,其实就是因为黄河原来的入海口在黄海,黄土高原带来的黄沙,把海水染黄了!后来又从渤海入海!还有一次直接夺淮河河道再入黄海。更不用说,花园口被炸,形成的黄泛区!
从黄土高原,冲刷、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到了白坡一带的时候,泥沙已经开始沉淀!所以白坡的渡口也在历史的长河里发生数不清的变化,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应该叫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
现在的白坡,也就是渡口两岸和黄河水面,比那个时候的白坡渡口,地面和水面也都是最少要高出10米,也就是说黄河河槽长了整整十米!
但是白坡这边再往北面,因为地势比较高了,就慢慢地挡住了黄河继续往北移的运动,而白鹤那边,地势较低,所以黄河后来,就一直是往南边浸入。
有2021年考古为证!因为在孟津黄河边发现并挖掘的汉代古墓,在10米以下的深土里面,还有许多墓葬还在黄河河槽的地底下呢!
最早的白坡渡口,叫过冶坂,而现在的冶坂遗址早已经在淹没在滚滚的黄河里面了。而现在的冶坂镇,根本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冶坂的地址!
而曾经的名字,河清县,原本在白坡镇,河清县被迫几次迁移:现在却在孟津地界,就是被黄河逼得搬到了孟津,就是今天的河清村。
白坡曾经的名字也叫过河阳县,这个名字各代都叫过,可是也是几次搬迁,也是被黄河水撵的不得不搬迁,最后离开了白坡,到孟县,到周围几个城镇!
历史记载,那些白坡挨着黄河的村子田地,早就被淹在黄河里面了……
孟津那边的地,那可就被黄河水淹的太多了!最少有十里!
而最有意思的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墓,也就是东汉开国帝刘秀皇帝墓,根据考证,当年的墓,要离开岸边最少十多公里!但是现在就在孟津黄河边五公里!这就是黄河摆动的的作用——再大点的话,就有可能把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皇帝的这个墓,淹没在黄河里面去了!
这就叫,水火无情!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是无可奈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