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竭力谤佛到最终皈依

(2024-12-05 11:41:03)
分类: 传统文化

从竭力谤佛到最终皈依

        在中国历史上,唐宋时期曾有很多大儒、文豪反对佛教,同时也有很多文豪虔信佛法。反佛法的文豪中,以韩愈、欧阳修最为著名。不过世俗的人生,与佛法的解脱道,总会有出人意料的神秘交集,两位反佛文豪后来都皈依佛教。下面说说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极尽所能反对佛教,比起唐朝韩愈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但被云门宗的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说服,归依佛门,则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桩美谈。

      《五灯会元》上记载,居讷禅师(10091071) ,“生而英特,读书过目成诵”,十一岁出家,十七岁即讲《法华》,自此以讲学冠于两川。以马祖道一“学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之镜鉴,出川到荆楚。遇洞山子荣禅师,器之,令讲《华严经》而开悟,遂成法嗣,为云门宗的主要传人。宋仁宗下诏要他去汴京振兴禅席,他却以目疾谢绝。不久,到庐山弘扬云门禅法。

       欧阳修(10071072),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家里又穷,其母只得用芦杆画地教他识字,想不到竟成就了一个状元,廿四岁时高中进士榜,登上政坛高位,成为范仲淹锐意革新的积极支持者和文学革新运动的首领,然而他也是反对佛法的得力干将。

       欧阳修紧步韩愈的后尘,以辟佛为己任,决心恢复儒家道统,掀起阵阵排佛的浪潮。韩愈在《原道》中,也只把佛法称为“夷教”,只说佛法不合中国国情。而欧阳修在《本论》中则称佛法为魔教,是中国之大患,其害无穷,“千年佛教贼中国”。同时,在手法上也很霸道,他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攻击。例如在主编《新唐书》时,他以对佛法的态度为标准评论皇帝:对反佛的唐武宗,给以同情而赞赏。反之,凡支持崇拜佛法的一概斥之为“庸主”,就连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也被他说是“中材庸主之常为”。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然则历史给斥佛之徒以可笑之下场:韩愈被贬潮州看鳄鱼,最后拜倒在大颠和尚袈裟之下,才得解脱。欧阳修则被贬去滁州观山玩水,写下《醉翁亭记》,饮誉天下。 居讷是怎样说服欧阳修的呢?原来欧阳修贬到滁州之后,成天游山玩水,饮酒作乐,自号醉翁,借以消遣心中烦恼和失意。一日无聊,漫游到九江,以复杂的心絮去访居讷禅师,欲与居讷较量,借以宣泄反佛受挫之苦闷。

居讷知欧阳修之心,于是借机剖析韩愈受挫之缘由。居讷先是指出三教融通,佛法更甚儒教一筹。再陈韩愈排佛实质,借排佛之名行排外之实,小家之气;进而说明韩愈失足之关键,唐宪宗乃中兴之君,不去匡扶,却以排佛哗众邀功,自诩孟子之拒杨墨,沽名钓誉。观其所为,必招其果。最后指明,今当太祖太宗开国,真宗、仁宗勗继,异时而动,焉有不受挫之理!

欧阳修闻之大感震惊和羞赧,为之谢曰:修胸中已释然,将何以见教?”师曰:“佛道以悟心为本,足下屡生体道,特以失念生东华为名儒,偏执世教,故忘其本,诚能运圣凡平等之心,默默体会,顿祛我慢,悉悔昨非,观万事之本空,了生死于一致,则净念当明、天真独露,始可问津于此道耳。”

至此,欧阳修肃然心服,痛改前非,当即留东林寺参悟,其后回到朝廷,再也不谈反佛之事,反在公卿面前称扬居讷,不时致信请教军国大事,最后归依佛门,潜心学佛参禅,息心危坐,屏却酒色,还自号“六一居士”,将所出书集取名为《居士集》。

       据《华严经传记》载,欧阳修即将辞世之时,呼子弟诫曰:“吾少以文章名世,力诋浮图,迩来于诸经忽闻奥义,方将研究正果。不料赍志而殁,汝等毋蹈吾辙,轻言三教异同也。”令家丁于近寺借《华严经》,庄诵至八卷,安然坐逝。

      苏东坡为其文集作序时云:“永叔初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真佛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