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以《论语》为代表的其思想精华,为千古以来国人所津津乐道,历久弥新。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等等,至今还是现实社会惯常引用的至理名言。但孔子还有很多富有人生指导意义的思想精华,为后世所忽视,现摘录一部分供大家赏析。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思想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可以滋养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诚心诚意。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短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比人家的的茂盛。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正派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去做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阔,长远。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明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境界了。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还没有学过什么,但我却认为他已经学过了。
——君子食无求饱。君子吃饭不要吃得过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