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如果了解了改变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逐步改善目前我们所处的境遇,让自己的果报越来越好。当然改变因果还是有诀窍的,如果我们不知道怎样巧妙地改善因果,那么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我们知道,增加善缘善因,造作善业,减少恶缘恶因,这样可以消除恶果形成的各种条件,从而使它不再出现,或者即便出现也较原来大大缩小。但是这个因缘聚合的过程是怎么运行的呢?
《占察善恶业报经》上讲:现在苦乐吉凶等事。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这个我们清楚了,就是讲我们所遇到的种种境况,都是各种条件聚集起来的。这些条件如果没有那么果报也就没有了。
那么这些条件是怎么聚集起来的呢?就是:“业集随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我们的业力怎么运作是跟随我们的心来的,是由我们的心来调控的,是我们的心来指挥的。所以如果想要改善目前的境遇,抓住诀窍的话,就得知道这一点,从这一点着手,就会事半功倍,甚至无本万利。对于业力的聚集,世尊在《业报差别经》讲了四种情况:
有人造作了恶业,但却没有聚集,不形成果报,因为他造恶之后,害怕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懊悔,认为这是不应该,而且不再造作这样的恶业。这种情况下虽然造作了恶业,但却不会聚集成果报。
有人虽然自己不造作恶业,但却会有恶业聚集,有恶报。这样的人是虽然自己不造作,却以恶心、劝他人造作。这样的行为,即便自己不造作恶业,但仍然有恶业聚集。仍然会有恶果。
既造作恶业,也不改悔、还继续坚持,甚至还劝他人造作,这样的情况是即造作也聚集,恶报来的就快了。
自己不造作,也不教他人造作恶业,或者是无记业(就是不算善、也不算恶的业力)都是不作不集。
这四种情况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业力运行的种类,同时也指出了我们想要改变因果的的方法。
从前我们都造作过恶业,那么想要它不形成果报,该怎么做呢?那就是:“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这样就可以令自己的境遇逐步好转。这里并不牵扯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样的精力、财力、仅仅是心念的转变,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改变因果的诀窍。业集随心,改变我们的心,就能改变业力聚集的方向。
佛在《骂意经》中讲过:“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你做什么样的功德,修福造寺、甚至救人放生,都不如什么?守意一日!让自己保持善意,没有恶意比一切善行都更有价值,更有福报。以心为主,时时注意观照调整我们自己的心念,令恶念不生,便抓住了改变命运的诀窍。
否则你天天去放生布施、天天去造寺搞慈善,也未必很快就能聚集变成果报,可能出现作而不集的现象。这也是很多修行人长期迷惑的事情,我做了那么多善事、布施了那么多钱、放生多少多少,为什么境况还不见好转呢?这也叫作而不集!就是这个原因。为什么作而不集?因为我们的心没调整好,我们平素的念头有太多的缺陷,有太多的嫉妒、嗔恚、骄慢、邪见等等,这些会聚集什么?聚集恶业。哪怕你做了多少的善事,但善业没聚集起来,形不成果报,也就反应不到你的生活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