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佛门不久,一位师父就曾多次斩钉截铁地对我们强调:凡夫一遇到事情总是不停地在外境上找原因,总是抱怨别人不对,从来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心错了,外境上并没有什么对错。世人就是这样执迷不悟,虽然不断遭遇痛苦,却不知道,遣除痛苦的正确方法全在于调整自心,一味到外境上找错只能将事情弄得越来越糟。
一开始我听到这些话语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寻常。终于有一次,当我再次听到师父对我们开示这句珍贵的法语时,不禁头冒冷汗,浑身紧张,如遭棒喝,内心回味着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久久难以平静。反观自己的内心,我猛然警醒过来并察觉到,我就是师父所说的那种“将自心忘记在一边,从来都是在外境上找错的人”。
一直以来,每当我遇到种种不悦意的对境时,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在自心之上找原因,而总是习惯性地到外境上找错。听到不悦耳的话语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内心马上就会不高兴,并且会理直气壮、气势汹汹地要和别人理论一番,争论出个孰是孰非。有时,虽然嘴里不去争论,但心里却不断抱怨、压抑着不满,总是习惯性地把矛头指向别人,任凭瞋心烦恼在自己内心发作,并且张牙舞爪地对自己发号施令,而自己对此却浑然不觉。
在瞋心烦恼的控制下,为了维护所谓的“自我”,我常常稀里糊涂地就开始决定“对外宣战”——向外境上所谓的“敌人”发动所谓的“自卫还击”。结果虽然有时会打赢,但往往是两败俱伤,自心丝毫也没有半点胜利的喜悦。如果敌不过外境,自心更是郁郁寡欢、愤愤不平、忧愁焦虑,并且会委屈地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或者会愤世嫉俗地抱怨:为什么世道是如此地恶劣?为什么会让我碰上这些恶人坏事?
一个从来不知自我反省的人,一个只知道到外境上去寻找错误的人,一个从来不知道要通过调整自心解决问题的人,一个任凭内在贪瞋痴等烦恼随意发作的人,一个对心灵奥秘从来就无知无觉的人!我就是佛陀在经中所说的被自心烦恼所深深系缚了的“可怜悯者”!
为什么外境没有对错呢?师父每次都试图从这样两个方面引导我们对这个道理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如果“对错”是外境固有的属性,则面对同一件事,旁观者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也即要么大家都认为是对的,要么大家都认为是错的。比如火是热性的,所有人都有共识,不会有人觉得火热,有人觉得火冷。然而,对于同一件事,往往一个人认为非常善妙并且赞不绝口,而另一个人却认为漏洞百出并且不值一提。比如,同一种食物,有人喜欢吃,另外一些人或许会很讨厌。再如,有些人喜欢穿红颜色的衣服,而有些人会觉得红颜色的衣服很丑,根本无法穿在身上。由世间种种数不清的事例可以看出,“对错”在外境上并非真实存在,“对错好坏”等实际上只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外境的一种评判而已,这种评判是随着评判者的习性和认知而转变的。所以,“对错”只是我们从自己的主观角度,一厢情愿地强行贴在外境上的一个“标签”而已。这么一观察就知道,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味断定是外境错了,我们的内心没有任何错误,是内心极其痴暗、没有智慧的表现。
其次,即便外境上的人非常蛮横,对我们出言不逊,或无理取闹,或挑衅滋事,但智者经过仔细思维之后,还是会得出外境没有错的结论。为什么呢?因为世间万象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业是“未作不遇,已作不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若没有往昔或今生的因缘聚合,这些不悦意的对境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定是我们过去世或今生做了损害他人的事,在无欺业力的推动下,他人现在才会这样对我们制造违缘,让我们不开心。
佛陀告诉我们万法唯心造,我们每时每刻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会在自己的心田里播下极其细微的“种子”,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自己过去埋藏在自己心田中的“种子”发芽的结果。所以,现在种种不悦意的对境,一定是自己过去错误的身口意在心田中播下的种子在“六根门头”萌发的结果。往昔在恶心发动下损恼了有情,现在这个埋在心田中的种子萌发了,使得我们遭到别人的伤害,这是心田之上无欺的因果规律所决定的。所以,每当我们遭遇种种不悦意的对境时,必须知道,外境没有错,错的还是自己的心——不悦意的外境是自己过去的心错了,现在遇到的是业报现前,所以现在应当勇于承当,并立即忏悔!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多少年来,师父所说的这句朴实无华、像金刚一般无法摧毁的话语始终铭刻在我的心里。依靠这句话语,我渐渐改变了到外境之上挑刺的恶习,慢慢学会了观察自心、在自心之上寻找过失,由此,我的痛苦和烦恼在渐渐减少,身心也变得日益祥和与安乐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