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些不常见的思想精华(中)

分类: 圣贤教言 |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蠢,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糙,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我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年轻人是令人敬畏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