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直接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下手,擒賊先擒王。
阿赖耶识具有三藏:能藏、所藏、执藏。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功能,都从这个体里头发出来,发出来以后变成万有一切现象,万有一切现象是它的所藏。它含藏有那么大的功能。并且它造成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一切万有以后,坚执而长久存在着,就是执藏。比如这个世界几千年、几万年还是存在,当然还是在变动着,只是看起来永远存在,这是它的执藏功能。
我们的肉体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一部分,依大乘说法,这个肉体四大也是这个心的一环,等于是物理世界。我们的心理、智慧,则是精神世界。在未死亡前,阿赖耶识还没分散前,还是这个生命,能藏、执藏、所藏都在这儿,自己会抓得牢牢的。
我们打坐时、诵经念佛持咒时,妄想不能断,就是因为阿赖耶识种子执藏的力量非常大,虽然这个执持力量是空的。就比如特技表演,把空碗转动,转得非常快时,碗掉不下来。这是运转得太快了,这个力量就变成吸力,像地心引力一样。由此可知,妄念为何断不了?我们的身心动得太快,在那里耍特技,所以妄念断不了。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这个念,就具备了能、所、执藏。《八识规矩颂》云“浩浩三藏不可穷”,三藏研究不完,自己观察自己都观察不完。“渊深七浪境为风”,阿赖耶识像深海一样,心性是深而无底的。“受熏持种根身器”,它保持过去、现在种子,善、恶、无记种子,连未来的种子也包括在内。所以有人能知过去,也能知未来。“去后来先做主翁”,人死后身体未完全冷却以前,第八识还没完全走掉。换句话说,生命的余力没完,这时你的脑神经已死亡了,阿赖耶识还有怨恨,很难过。所以人死了一定要等到完全冷却了再搬动。而人投胎时,阿赖耶识功能先入胎。
所以,修炼,要擒贼先擒王。以阿赖耶识来看,前面七个识都是外境,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意识、思想,都是它的外层作用。我们打坐起来,都在那里玩第六意识的表层,却认为在做功夫。真正的佛法做功夫从根本上来,从阿赖耶识下手。我们身心两方面,不过是第八识的一部分。
有同学讲,比量、非量都是现量。对的。拿现量境来说,十方三世一切众生、诸佛,不管是非量还是现量,都是阿赖耶识冒的烟而已。唯识论上则是限于权分凡圣的范围来讲,有三量之别,真研究经论才知道这个同学讲得对,非量也是现量,不过是所现非量而已;比量也是现量,现的是比量而已。
大家用功,不要在第六意识的浮层上用功,应深穷此理,从第八阿赖耶识下手,前面七识的境浪都不理,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那不得了。“才闻性觉之宗,便使圣地”,刚一听明心见性这些话,你已经驶上成圣成佛之途了。
《密严经》上讲,阿赖耶识如殊胜宝贝,不识宝的人轻贱它,识货的人知是无价之宝,尤如拿给皇帝作皇冠的宝珠,更成了稀世之宝。只是一般人不认识自己本身的这个宝,而造业堕落。成佛是什么东西成佛?就是把我们本有的宝拿出来擦亮,如美玉用水洗净,越来越美。普通人的这块宝,被后天的习气把它缠住了,所以在生死里头滚,无有出期。“于此赖耶识,有二取生相。如蛇有二头,随乐而同往。赖耶亦如是,与诸色相俱。一切诸世间,取之以为色。”一次,在一般人那里,阿赖耶识反而变成了有毒的东西。
一切物理世界色相存在着,阿赖耶识它就存在。比方我们的细胞都是阿赖耶识变的,你剁了一个指头,那根指头的细胞不久就死亡了。这时我们的阿赖耶识是否少了一根指头?没有。那个指头化成灰了,也还是我们阿赖耶识全体中的一部分,没有离开阿赖耶识。要从这个道理去体会心性,那才晓得自己心性是什么功能。所以它同现实世界是相合的。
恶觉者迷惑,计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自在作世间。赖耶虽变现,体性恒甚深。于诸无智人,悉不能觉了。一切物理世界都是阿赖耶识变的。不懂的人迷住了,认为有个我,实际上无我。你说无我,那个无我的真我,还是有个我。此中分别很麻烦。你说空也可,叫它有也可。它能够随心所欲却不逾矩,非常自在,造成这个世界,都是唯心所造。它能够变化一切万有,体性非常深。可惜我们被自己本身迷住了,没有智慧,不能觉,不能了,所以变成凡夫。能够觉能够了,就已找出生命的本源,就证悟了。
加载中,请稍候......